JDI與夏普分道揚鑣 重拾成長戰略
由于日本顯示器目前營收約90%源自智能型手機市場,太過依賴單一產品市場的結果,就是營收會隨市況大幅改變,因此未來該社將朝新領域發展,如汽車顯示系統,希望2020年手機產品占營收能降到50%水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774.htm日本經濟新聞(Nikkei)網站報導,日本中小型液晶面板大廠日本顯示器(JDI)的成長戰略,歷經9個月的轉折,終于又回到原點,希望借由結束日本國內2條舊生產線、與整并大陸3條生產線為1條的作法,在2016會計年度(2016/4~2017/3)節省170億日圓(約1.5億美元),讓公司轉虧為盈,進入新事業階段。
前日本電機大廠三洋電機(Sanyo Electric)副社長本間充在就任后不久的2015年6月便提出3段式成長戰略:改善品管與庫存,整并生產線,研發新產品新技術,帶領日本顯示器朝新的時代發展。
但是,日本家電大廠夏普(Sharp)面臨經營危機,日本官民基金暨日本顯示器主要股東產業革新機構(INCJ)希望整合夏普與日本顯示器的液晶面板事業,此一想法打亂了本間充的計劃,日本顯示器不但不能精簡組織,反而還要吃下夏普的液晶面板事業,讓生產線與庫存都變得更多。
因此當夏普放棄產業革新機構提案時,日本顯示器內部算是松了一口氣,總算能照原定計劃推動組織改造,先在2015會計年度內提列140億日圓組織改造經費,裁撤日本國內約10%、相當于400名員工,降低經營成本,關閉舊生產線轉移到新生產線,同時提升生產效率。
由于日本顯示器目前營收約90%源自智能型手機市場,太過依賴單一產品市場的結果,就是營收會隨市況大幅改變,因此未來該社將朝新領域發展,如汽車顯示系統,希望2020年手機產品占營收能降到50%水準。
只是,日本顯示器的成長戰略執行進度可說平白浪費了9個月,是否還來得及,要觀察后續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