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日本東北大學,開發成功超高速小電流MRAM

        日本東北大學,開發成功超高速小電流MRAM

        作者: 時間:2016-03-25 來源:技術在線 收藏

          日本東北大學2016年3月21日宣布,開發成功了可超高速動作的新型磁存儲器(: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基礎元件,并實際驗證了動作。該元件可兼顧迄今元件難以實現的小電流動作和高速動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752.htm

          

         

          三種自旋軌道力矩磁化反轉元件構造。(a)與(b)為以前的構造,(c)為此次開發的構造(該圖摘自東北大學的發布資料) (點擊放大)

          PC及智能手機使用的SRAM及DRAM等半導體存儲器,因構成元件的微細化,性能獲得了提高,但隨著微細化的進一步發展,其耗電量增大的問題顯現出來。而以磁化(N極/S極)方向來存儲信息的具有出色的微細化特性、不消耗電力的非易失性、與現行SRAM/DRAM有相同的高速特性以及無限次擦寫特性等,作為半導體存儲器的替代技術而備受期待。

          最近20年,經過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的廣泛研發,部分MRAM已開始了實用化。2011年,由電流引起的基板垂直方向磁流(自旋流)的“自旋軌道力矩磁化反轉”現象為實驗所證實。人們知道這種方式有兩種構造,一種是(a)磁化朝著與基板垂直的方向(Z軸方向),另一種是(b)在基板內與電流垂直的方向(Y軸方向)。但是存在的課題是,(a)磁化反轉所需要的電流絕對值較大、(b)在高速區域磁化反轉所需要的電流會明顯増大。

          研究小組此次探討了(c)在基板內磁化朝著電流平行方向(X軸方向)的構造。根據理論計算,設計出了材料和元件構造,并用微細加工技術,在硅基板上制作了納米尺寸的元件。通入電流的重金屬通道層使用了鉭(Ta),進行磁化反轉的強磁性層使用了硼鐵化鈷(CoFeB)合金。在對制作的元件評測時發現,磁化反轉需要的電流密度在5×1011A/m2以下,在實用上是足夠小的值。

          此次還通過理論計算發現,新構造元件能夠在小電流下實現速度為傳統MRAM元件10倍左右的納秒級運行。不僅在應用方面為GHz級別的超高速運行開辟了道路,而且從基本意義上來說,因為X-Y-Z垂直坐標系中的所有自旋軌道力矩磁化反轉方式都已研究明確,所以有望進一步促進對自旋-軌道相互作用的了解。

          此次研發是日本內閣府“革新性研發推進計劃(ImPACT)”及文部科學省“旨在實現未來社會的ICT基礎技術的研發”中的一部分。這項研究成果已于3月21日(英國時間)刊登在英國科學期刊《自然納米技術》(NatureNanotechnology)網絡版上。



        關鍵詞: MRA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安国市| 寻甸| 满洲里市| 瑞金市| 宝山区| 渑池县| 龙川县| 邵阳县| 日喀则市| 呼玛县| 进贤县| 延津县| 周至县| 新竹县| 丰镇市| 鄂托克旗| 溧水县| 大港区| 高雄市| 裕民县| 临沧市| 阳西县| 宿迁市| 轮台县| 衡南县| 赣榆县| 星座| 驻马店市| 东阿县| 晋城| 水富县| 左云县| 保靖县| 繁峙县| 兖州市| 民勤县| 神池县| 江源县| 太仓市| 兰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