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放棄機器人業務的七個原因
所以這次出售,我們認為并不會是“完全的、徹底的”,這是一次“相對”的出售,把那些和軍事相關的專利、技術出售給下家,但自己保留和消費級機器人相關的核心財產。對于Alphabet來說,這也能讓機器人部門的業務更加聚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529.htm5.聚焦:與其做消費機器人,不如做無人車

消費級機器人在過去幾年的投資和研發后,并沒有表現的如同預期的火爆。
在這塊市場還有一些底層的技術沒有突破。自然語言理解、語音識別、圖像識別,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技術,雖然每一年都有突破,但并沒有達到“大規模產業化”的臨界點。就拿Gartner的報告來說,這里面的很多技術還有5到10年的等待期。
對于Alphabet這種體量的公司而言,消費機器人現在并不是好的時機。但你如果看Alphabet最近的戰略,他們在機器人方面的布局,我相信就是無人駕駛汽車。
Alphabet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嘗試非常感興趣。無人駕駛汽車有非常明確的戰略,即便現在并不賺錢,它也有很好的商業模式。它背后的市場規模,看起來也要比服務機器人大。
考慮到美國在法律上,已經把無人車認可為和“人類司機”一樣的角色,我們可以預期它會在未來的5到10年,逐步進入到主流的消費級產品中。
所以我預計,Alphabet正在重整業務,把時機不對、而且影響團隊合作的公司出售,有利于把焦點放在真正重要的業務上。
6.不作惡的延伸:不嚇人

Google曾經的公司口號是:不作惡。
相比其他的互聯網公司,Google以及現在的Alphabet的確做得非常好。而根據Google的一個內部工程師的說法,集團投資一項業務,除了相信這項技術最終會走向一個大市場之外,也相信這對人類的總體福祉有所幫助。
那么波士頓動力公司呢?
在波士頓動力發布了Atlas視頻后,一份Google的內部信被公開到論壇,Google公關總監、GoogleX發言人Courtney Hohne在郵件中寫道:““科技媒體當然對此非常激動,但我們也看到一些負面的評論,說這種產品比較嚇人,準備接手人類的工作。”
這份郵件先是在內部發送,然后被公開到論壇中,所有Google員工都看到,現在所有的讀者也都能看到。
Hohne要求她的同事不要讓GoogleX和這個視頻扯上關系,也不想讓媒體討論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在Alphabet的地位。
Atlas機器人的確讓人心生恐懼。就連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中國,我身邊還有朋友害怕它會遠洋過來,侵入到他的生活。
7.不想和軍方扯上關系

基本上任何一個有全球業務的公司,都不想有過多的軍方色彩,這會影響它在全球的擴張和布局。
而波士頓動力機器人,最早就是美國軍方資助的項目。到目前為止,波士頓動力機器人依然還有軍方的合同。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為美國軍方生產了很多種軍隊機器人。當年設計的大狗,曾被寄希望于成為未來戰場的利器。從2010年開始,軍方和波士頓合作研發的項目已經花費了4200萬美元。
波士頓動力的很多機器人,雖然沒有明確的軍事用途,但是它們的特性非常適合軍用。考慮到它的出身和背景,即便Alphabet宣稱不會用于軍事,但并不會有多少人相信。
就像:如果你是中國政府高層官員,當Alphabet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時候,不會擔心他成為美國軍方的合作伙伴嗎?
總結
可以預計,Alphabet會保留波士頓動力公司和Alphabet長期發展匹配的專利、技術和核心人員,把不那么相關的業務出售,同時把機器人部門的重心都放到無人駕駛汽車中。
但這不是對消費級機器人市場的否定,只不過Alphabet會選擇在合適的時機,組建和集團更為匹配的團隊繼續努力。
我們期待Alphabet的表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