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智慧城市三步走:3.0階段以人為本挖掘數據價值
3月16日消息,在德國CeBIT全球峰會上,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政企事業部總經理龐勝清指出中興通訊對智慧城市的定義是以提效城市管理、便利公眾生活、促進科技創新為目標,以高速互聯網絡、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通信和信息技術為手段的城市建設、管理、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智慧城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目前正處在第二階段。”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527.htm龐勝清認為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信息孤島、公共安全等等。這些問題將阻礙城市的發展,使現實和規劃目標存在差距,這些問題我們稱之為城市病,智慧城市就是解決城市病的新模式,這種新模式也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地演進。
3.0以人為本挖掘數據價值
根據中興通訊對智慧城市的定義,大致可以將智慧城市劃分為1.0、2.0和3.0三個階段。智慧城市的1.0是以單一目標的分散建設為主,這個時期的數據是分散的;2.0實現了以城市為單位的目標、架構和資源的統籌規劃,形成了大數據的集中;3.0強調的是大數據的運營。
以治理交通擁堵為例,在過去,我們通過簡單的傳感設備,例如攝像頭、GPS、RFID,來實現單一模塊的數字化,實現被動的感知;近幾年,隨著云計算、4G、視頻分析和建模等新技術的應用,我們實現了跨行業、跨區域的交通數據和業務的互聯互通,可以對實時路況進行主動應對,例如對某片區域的紅綠燈進行聯動控制,來實時地進行交通誘導。
“在未來,隨著大數據、車聯網等技術的日漸成熟,通過主動、智能的感知,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交通大數據,通過對歷史和實時數據的挖掘分析,可以預測未來的路況,可以指導城市路網的規劃,可以為無人駕駛的實現提供預測模型。”龐勝清說。
龐勝清預測,智慧城市3.0階段有三大趨勢:首先,ICT基礎設施中的智能感知傳感器、傳感網絡、人機交互將高度發達,實現數據源的快速擴張。其次,通過數據眾包眾籌、信息開放共享、公共服務優化決策、城市智慧管理等大數據分析挖掘,推進社會大協作,實現數據的社會價值。
第三,規范安全的保障體系,包括數據質量、標準、開放、信息安全等領域提供完善的保障機制,提供全面的源數據和數據API服務開放門戶,使大數據在方便社會的同時,最大程度的降低對個人權益的侵犯。“人類將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城市各元素之間的通信將變得簡單,同時不同城市之間的互聯及數據共享將成為可能,通過城市互聯產生的大數據,將為全球帶來更大的數據價值。”
據了解,目前應用智慧城市3.0已經有案例,中興通訊已經在法國建設了巴黎智慧城市項目“城市之光city of light”,該方案計劃覆蓋350,000+個照明點,1800+個十字路口,預期節能30%以上。其核心是通過在路燈上部署傳感器,實現路燈的集中管理,節能減排、運維優化,帶來全新的數字市政新體驗。未來,在該系統上可以集成WIFI、智能停車等功能,這將實現節能減排、運維優化,帶來全新的數字市政新體驗。
“智慧城市的建設涵蓋城市的方方面面,除傳統ICT廠商、運營商外,智慧城市生態圈應加入更多的城市規劃、城市建設、金融機構和專業數據分析企業。” 龐勝清說,“中興通訊致力于加強同各領域頂尖企業的交流合作,比如在大數據分析領域,我們已建立從數據源、大數據基礎設施、大數據分析、大數據可視化、大數據應用的大數據生態。我們希望與合作伙伴共筑智慧城市生態圈,攜手推進智慧城市的建
智慧城市2.0階段三大創新
據龐勝清介紹,中興通訊在智慧城市2.0階段有三大創新:“一云一網一圖”的技術架構、 城市共享的大數據云平臺、“內生循環”的創新商業和運營模式。
其中,大數據云平臺UOC是關鍵,它是智慧城市的大腦,其核心是“兩庫兩平臺”。兩庫是指城市基礎數據庫,包括人口、法人、宏觀經濟、建筑物、空間地理信息;城市行業應用數據庫,包括交通、教育、政府公共服務等領域的主題庫。兩平臺指的是數據共享與交換平臺,用于建立城市應用的數據共享通道;數據挖掘分析平臺進行海量數據分析、挖掘形成決策支持的智慧應用。
UOC的構建使得三件事成為可能:一是與政府各部門進行數據對接、打破信息孤島;二是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為政府管理城市提供研判和預判,轉變城市治理的被動方式;三是引導支撐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催生產業的新業態、新模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