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收購夏普,或以日臺合作對抗中國大陸
編者按:鴻海已經在巴西和越南等地建設生產基地,在業務方面也為脫離中國大陸奠定了布局,不過現在給扣上對抗大陸的帽子也是很奇怪。
鴻海收購夏普還顯示出了另一種姿態,那就是“對抗中國大陸”這一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419.htm熟悉臺灣電子產業的早稻田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長內厚說:“鴻海可能是要通過重建夏普創造成功案例,在家電領域等與更廣泛的日本企業謀求合作。”其目的是使世界最大的EMS(電子產品代工企業)的成本競爭力與日本電器企業的商品策劃能力聯合到一起,打造“日臺聯盟”。
在代工領域,中國企業正在崛起。電視機等數字設備領域的海信集團和TCL集團、家電領域的海爾集團都形成了龐大的規模。而另一方面,鴻海因為iPhone銷售低迷,當前的銷售額正在驟減。為了擺脫對蘋果的依賴,鴻海需要強化與日本企業的關系。
與日本強化關系也是整個臺灣的主題。因為對大陸出口低迷等原因,臺灣2015年10~12月的實際GDP(國內生產總值)繼上季度之后繼續走低。對于在1月的地方領導人選舉中勝出、5月即將上任的民進黨新政府,從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脫離對陸依賴”是其面臨的一大課題,而且,為了取得平衡,也要強化與日美的關系。
眾所周知,郭臺銘董事長是藍營支持者,在2012年的臺灣選舉時,曾表示“要包機接駐大陸的員工回臺灣投票”,成了當時熱議的話題。但也有看法認為,郭董這么做與其說是政治信仰,倒不如說是為了在擁有近百萬員工的中國大陸順利開展業務而作出的“姿態”。
雖然這次的收購談判與臺灣的政治形勢可能沒有關聯,但在“牽制大陸”這一點上是相通的。擁有先見之明的郭董無疑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