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5G標準必要專利戰開打 臺灣如何拒絕被邊緣化?

        5G標準必要專利戰開打 臺灣如何拒絕被邊緣化?

        作者: 時間:2016-03-11 來源:北美智權報 收藏
        編者按:國際標準說穿了是一種政治操作的過程,背后涉及龐大的利益,若欲占有一席之地,在技術開發的初期就必須參與很多國際標準組織。

          2005年3G時代,732項SEPs的第三代無線通訊技術WCDMA掌握在41個專利所有權人手上;2013年(LTE)時代,49個專利所有權人把持了高達5,919項LTE的標準必要專利;但更殘酷的事實是,到了2020年的時代,關鍵智慧財產(Essential IPR)的擁有者會變得更少,專利集中的情形會更嚴重,臺灣可能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兵臨城下,乖乖的繳交授權金;另一種可能就是要及早殺出重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118.htm

          臺灣在中國大陸開放改革后,找到了新的發展契機,大量的臺商前往大陸發展,開啟過去數十年以“效率”驅動的經濟成長模式,但從過去一年臺灣的經貿表現可發現,低成本的競爭方式已經無以為繼,無法在全球競爭環境中立足,創新創業成為驅動經濟的新一波動能,包含臺灣在內的新興國家都致力于轉型,政府近年來花了很多資源在刺激經濟、促進產業轉型,而臺灣本身是小型開放的經濟體,缺乏豐厚的自然資源,人才無疑是最重要的資產,如何把智慧財產和人才腦袋里的精華,轉換為對整體經濟的實質貢獻,是當前臺灣面臨的經濟挑戰。

          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專利和智財保護扮演關鍵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在資通訊專利中處于劣勢,未來的競爭力令人擔憂。

          雖然在WTO架構下,全球開始大量降低關稅,事實上,每個國家都在設法從技術上去建立一個看不見的障礙,“標準”就成為國與國之間貿易的重要基礎條件,若是仍舊各采各的規格,就沒有相互溝通的機制,隨著物聯網(IoT)的發展,更有大量問題將會從“標準”產生。國家實驗研究院營運長佘日新呼吁,臺灣要參與這場標準專利的競爭,坦白說時間有點晚了,因為臺灣本身的經濟實力已經開始在下滑,我們是非常小的國家,必須用不同的戰略思維來面對挑戰。



          圖一、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營運長佘日新受臺大法律學院之邀,以“標準與標準必要專利在臺灣邁向創新經濟過程中所扮演之角色”為題發表演講。 (吳碧娥 攝影/北美智權報)

          分享

          盡管的發展已經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為迎接萬物聯網的到來,未來的將比快上一千倍,目前相關技術是百家爭鳴,每家廠商都希望可以成為主導的標準,國際間也正在如火如荼擬訂的標準。



          圖二、5G技術發展進程 (圖片來源: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

          分享

          雖然“標準必要專利”(Standards-Essential Patents,簡稱SEPs)的制訂很重要,但如果標準綁了專利,其他廠商應該要怎么競爭呢?每家廠商都在爭取將自己的技術納為標準,既然是“贏者全拿”,一旦敗下陣來,是否意味著所有的投資都化為烏有?

          佘日新認為,新的技術會不斷推陳出新,廠商都希望把后續市場的開發綁進標準之中,以便回收先前的投資,只是在過程中會遭遇更多的挑戰。

          為了促進共通技術的普及,各標準組織都要求專利權人須簽署FRAND條款(Fair,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以公平、合理、無歧視的精神,有償提供給他人使用,因此,當技術研發者向標準委員會遞交所開發的技術時,相當程度上是拋棄一些后續行使專利的權利,否則一旦將技術綁進標準時,就會讓其他廠商處在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狀況中。

          迎向5G時代 專利倍數成長

          從公開專利的件數觀察,近來5G技術成長快速,2010年公開件數大約是前一年的兩倍,2013年公開件數則是2012年數量的四到五倍。依照目前專利數量的變化大約可推估,專利申請與“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技術標準制訂時程有相當的關連性。從與專利權人所屬國家分布觀察,前三名分別為美國41% (專利家族359個),韓國14%(專利家族125個)、日本10%(專利家族92個);亞洲國家占約32%,其中臺灣約占2%(專利家族14個)。



          圖三、5G專利權利人的國家分布

          圖片來源:經濟部智財局103年度委托研究計畫“103年通訊產業專利趨勢與專利訴訟分析”結案報告

          若以專利權人區分,5G技術主要專利權人前十名為Qualcomm、Ericsson、Nokia、Samsung、LG、Intel、Alcatel Lucent、RIM、DoCoMo和Huawei,只是專利權人的專利數并沒有很大的差異。5G技術還沒有一家公司獨占專利的情況,而Samsung、LG、DoCoMo與Huawei等亞洲廠商也緊追在后。



          圖四、5G專利權利人分布

          圖片來源:經濟部智財局103年度委托研究計畫“103年通訊產業專利趨勢與專利訴訟分析”結案報告

          根據國家實驗研究院所執行的“103年通訊產業專利趨勢與專利訴訟分析”發現,Qualcomm的專利較多分布于小型基地臺與自我組織網路;Intel的專利布局于毫米波技術。Ericsson的專利較多分布于交遞與分對稱傳輸;Nokia的專利在裝置與裝置通訊。亞洲國家中LG的專利較多在多重無線電存取網路,Samsung的專利較多在大型多重輸入輸出,Sony較多在中繼,華為的專利較多在全雙工通訊。

          佘日新指出,三星和高通等大廠在5G申請專利數量處于領先地位,龍頭廠商早在前期就已經投入大量資本進行研發,這部分臺灣落后非常多,如今華為、中興等大陸廠商又已嶄露頭角,臺灣處境非常不利,這也是我們要走向創新經濟過程中很大的挑戰。



          圖五、臺灣發展5G具體推動主軸與時程建議

          資料來源:經濟部

          參與5G標準制訂 臺灣內部挑戰大

          在4G的規格競爭時代,臺灣選擇了WiMAX (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而這一條錯誤的發展路徑,使得臺灣未能趕上最終勝出的LTE (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盡管科技部正推動大型的5G研究計畫,但5G發展并非憑空而來,而是從4G已有的技術堆疊上去,臺灣要從3.5G的WiMAX跳到4G再到5G是有困難的,從專利數量上也顯見臺灣的弱勢。

          2005年3G時代,732項SEPs的第三代無線通訊技術WCDMA掌握在41個專利所有權人手上;2013年4G(LTE)時代,5,919項LTE的SEPs為49個專利所有權人把持;但更殘酷的事實是,到了2020年的5G時代,關鍵智慧財產(Essential IPR)的擁有者會變得更少,專利集中的情形會更嚴重,佘日新表示,“臺灣可能只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兵臨城下,乖乖的繳交授權金;另一種可能就是要殺出重圍。”去年大陸紫光集團開始在全球到處收購行動,雖然一開始聲勢浩大,但因涉及到主權和國家利益等種種問題,最后收購的結果都不盡如理想,中國的崛起打亂了一盤局,本來在半導體、資通訊領域是特定的國家領先,在中國加入戰局以后,臺灣又該怎么看待全球的均衡態勢?

          臺灣在半導體和資通訊領域是非常卓越的,但即使在學術及工程技術成就上很杰出,背后仍有商業的考量,卓越的技術不見得最后就會被采納成為標準,殘酷的事實是,盡管臺灣的表現名列前茅,仍受限于不利我們的產業環境,臺灣所面對的并非是常規的市場經濟思維。無論如何,最重要的仍是強化內部的創新能量,唯有具備實力才有參與制訂標準的可能。2016年臺灣會直接面對的沖擊,是3GPP第12版的標準規格問世,進入5G時代之后,臺灣會碰到的標準問題恐怕會比現在更多。

          全球競爭態勢中,臺灣如何在下一波趨勢和國際競爭?

          佘日新認為,雖然從統計分析數據中,對臺灣并不樂觀,但臺灣現在最主要的競爭者是緊咬著高通在跑的大陸對手。不過5G的應用已經不只局限在PC或是手機上,應用是非常多元的,臺灣廠商雖然相對較小,但小型廠商可以把握的是利基市場。盡管過去臺灣做了很多努力,顯然還是不夠,技術被采納并進入標準的過程是很漫長的,對臺灣廠商而言,獲得入門的門票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加入全球戰局,使得臺、韓、美之間的競爭出現第四方,從IP的角度而言,臺灣可強化與美國之間的專利結盟關系,以補我們過去在專利和智財策略上的不足。



        關鍵詞: 5G 4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定区| 正阳县| 乌拉特后旗| 那曲县| 桐城市| 遵义市| 安平县| 化隆| 通辽市| 肇源县| 北票市| 阿图什市| 台南市| 新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 邢台县| 桃江县| 鸡东县| 剑阁县| 南通市| 洛扎县| 武义县| 长治县| 开封市| 壤塘县| 绥棱县| 绩溪县| 化州市| 德令哈市| 横峰县| 乐陵市| 新化县| 衡东县| 郴州市| 衡阳市| 盱眙县| 满城县| 榆中县| 唐河县| 民县| 东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