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轉型方式給“供給側改革”中的中國哪些啟示?
GE在中國本土化方面一直比較薄弱,其團隊大部分與銷售市場相關,這不適合新的競爭形勢,收購可以彌補這個缺陷。GE對阿爾斯通的收購,增強了自己的競爭力,打擊了西門子等競爭對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7630.htm近年,GE走了一條去多元化、專注高端制造、回歸工業根基的轉型之路。GE通過做加法和減法實現業務“轉型和升級”,對重點發展的發電和水處理、航空、石油天然氣、能源管理、交通運輸和醫療等六大板塊實施兼并重組做加法,對家電所屬的消費業務和金融業務做減法。金融危機以來,GE金融等部門虧損嚴重,拖累了母公司的業績表現,GE“痛定思痛”,決定剝離此前占公司凈利潤超過50%的家電所屬的消費部門及金融部門。計劃2016年把金融業務占公司利潤的比例降至25%,2018年進一步減少到10%。“GE希望成為一家純粹的工業制造企業,并依靠工業板塊業務貢獻其未來90%的利潤。”伊梅爾特說。
圍繞著回歸工業根基,GE入股中國西電、收購阿爾斯通等,是在做加法;轉售家電資產和金融資產則是在做減法。
海爾收購GE家電消息一經發布,媒體只顧聚焦收購本身,忽視了GE和海爾簽署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雙方表示,將在全球范圍內合作,共同在工業互聯網、醫療、先進制造領域提升雙方企業的競爭力。GE將幫助海爾提升制造基地的生產效率,而后者將采用GE的Predix平臺。Predix平臺是由GE開發的整合眾多工業設備的共通平臺,相當于美國微軟的作業系統Windows的工業設備版。伊梅爾特認為,Predix有機會成為工業互聯網的操作系統標準(工業互聯網是GE于2012年提出的概念)。
海爾采用GE的Predix平臺,這項合作對雙方而言,都是在做加法,而且符合雙方的轉型目標。筆者認為,這項合作的意義要遠遠大于GE家電的交易。
2015年10月,GE決定向所有企業開放Predix云平臺,這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專為收集與分析工業數據而開發設計的云解決方案。它能夠幫助各行各業的企業創建和開發自己的工業互聯網應用。
伊梅爾特說:“云計算已經在消費領域實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創新。通過Predix云,GE公司將為工業領域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務,創造更多的成果。數字化程度越高的醫院意味著更好、更高效的醫療服務;數字化程度越高的制造企業意味著更快速地生產更多的產品;數字化程度越高的石油公司意味著每個油井的資產管理更高效,生產力也更高。我們期待著與客戶共同開發出能幫助企業進行業務轉型的定制解決方案。”
有媒體報道說,與其它產業相比,工業互聯網正以兩倍的速度生成數據。未來15年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預計將高達60萬億美元,聯網設備的數量將持續暴漲,生成空前巨大的數據量和分析需求。伊梅爾特已經將工業的未來寄托在工業APP經濟上。GE迫不及待地希望2016會有2萬名開發者在Predix平臺開發應用軟件。到2020年,GE商店(GE?Store)內的應用程序目標為50萬個。而這些APP的安身立命之地,正是GE傾力打造并寄予厚望的Predix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