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衡量和5G的距離有兩把標尺,其一是產業準備和5G能力指標的差距,其二是在ITU(國際電信聯盟)時間軸中位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7368.htm今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6)上,參展各方盡情展示了5G最新科技成果和合作進展。
經過一兩年發酵,5G不再是設備商唱獨角戲,《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MWC2016現場看到,芯片商、運營商均加入到5G技術準備和驗證中,而國際合作也更趨緊密。
在5G研發和標準制定參與上,中國企業是一股積極力量。同時,國際開放合作,正在加速5G技術和產業成熟。
產業距離5G有多遠
什么是5G,ITU確定了八大關鍵能力指標,未來,5G峰值速率達到20Gbps。其他能力指標還包括,用戶體驗數據率達到100Mbps、時延達到1毫秒、連接密度每平方公里達到10的6次方、流量密度每平方米達到10Mbps等。
早在往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愛立信、華為等展示了5G基站原型機,最新5G基站原型機依舊是今年展會一大看點。在2016年2月開展的5G外場測試中,愛立信5G無線原型機實現了超過10Gbps的峰值吞吐量。
芯片商中,英特爾表示今年將開發和驗證5G移動設備和網絡解決方案,在2018年將聯合KT開發和驗證5G無線技術及相關設備、虛擬網絡平臺以及聯合標準化工作。高通和愛立信也宣布,雙方將就5G技術開發、早期互操作性測試,以及與領先移動運營商針對特定項目開展合作。
電信運營商也積極參與到5G工作中,中國移動剛剛宣布將成立一個5G聯合創新中心。美國最大的無線通信提供商Verizon宣布將在2016年對5G技術開展外場測試。
產業界交叉合作是今年另一大看點,包括設備商和芯片商、設備商和運營商以及運營商和其他產業方。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包括愛立信、華為、高通、英特爾等ICT廠商,同時還拉入了海信、首鋼等5G潛在用戶加入研發。未來,5G應用成熟是5G時代到來的重要標志。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也在MWC2016上看到,今年已有很多“物聯網”雛形產品落地,例如更加智能的“車聯網”應用,更多廠商正努力將網絡的邊界向家庭、工業領域延伸,賦予更多物體職能。應用從“移動互聯”向“萬物互聯”延伸,雖然將在5G最終成熟,但從現在的4G+時期已開始起步。
標準化進展
去年10月,國際電信聯盟公布了5G技術標準化的時間表,5G技術正式名稱為IMT-2020,標準將在2020年制定完成。
5G標準并不會由單個國家或企業提出,而是在國際合作和碰撞中產生的,囊括無線網絡技術、芯片技術、軟件技術等一整套技術規范。
“大家都認可了5G的發展方向,也都在為5G發展做準備,但主要還是各家對關鍵技術的探索,因為5G還沒有相應的標準。”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無線產品經營部總經理張建國向包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
張建國認為,5G關鍵技術可能涵蓋基于虛擬架構的5G核心網絡切片、SDN(軟件定義網絡)等等。另外,還有專家認為小基站會成為5G的一部分,運營商對5G基站小型化比較感興趣,因為這方便其未來部署網絡。此外還可能包括波束賦形技術、波束追蹤技術、多用戶MIMO技術,這些技術已應用在愛立信5G原型機中。
2018年,國際標準組織3GppRelease15規范是一個關鍵時間節點?!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咦⒁獾剑a業鏈中多家關鍵企業基于Release15標準化進度來安排自己的研發?!?我們)計劃2018年進行商用化產品研發試驗和試點,力爭2020年啟動5G網絡商用?!敝袊苿佣麻L尚冰在出席MWC2016期間召開的GTI(TD-LTE全球發展倡議)峰會時表示。
中國成為各方認可的推進5G研發、標準化一支重要力量,中國產業界是主導TD-LTE標準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國移動部署了全球規模最大的TD-LTE制式4G網絡,而中國正期望通過GTI繼續影響產業界,爭取基于TDD技術向5G演進,以獲得更多主動。
將新技術應用于4G
2月24日,MWC2016上,中興Pre5GMassiveMIMO技術獲得“最佳移動技術突破獎”及“CTO選擇獎”。
這意味著中興的5G理念獲得了產業認可,中興一直倡導,在4G和5G之間,有一個Pre5G中間階段,可以將一些5G技術用來演進4G網絡。中興預計Pre5GMassiveMIMO在2016年將迎來在中國市場規模商用。
設備商努力推銷現網改良技術,多載波聚合、更高階調制解調技術已被用來升級原4G網絡,中國運營商將升級后的4G網絡稱為4G+,相對于4G初TD-LTE的100Mbps峰值速率,經過多載波聚合、更高階調制解調后的4G數據傳輸速度,可以達到上述三倍以上。
這些改良現網的努力,一方面,有助于現網向5G更平滑地過渡,另一方面,對優化運營商網絡質量、提升其競爭力至關重要?!拔磥淼氖澜?,由LTE過渡到5G是不存在問題的,”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郭平在MWC2016期間表示。
這一次,華為也發布了自己的“4.5G”?!鞍l布4.5G,其實就是在往5G的路上走,能夠支持1G速度,能夠支持高清的語音和數據,能夠支持物聯網業務?!惫秸f。華為表示,2016年將在全球支持部署60張4.5G商用網絡。
運營商層面,尚冰先后在GSMA年度大會、GTI峰會上兩次指出,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同時,也面臨“產業重構”挑戰,而電信運營商能否實現持續發展,關鍵看我們是否能把握趨勢、順勢而為。
實際上,2015年以來,無論是在中國電信市場占據主導的中國移動,還是追趕中國移動的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對于新技術應用都保持了極大激情。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連續兩年網絡建設投入超過千億元。處于戰略轉型期的三大運營商在過去兩年業績增長緩慢甚至下滑,顯然,勒緊腰帶也要趕上潮流。
如何順勢而為,尚冰表示,將推動載波聚合技術在中國所有城市核心及熱點區域廣泛應用。中國移動計劃今年上半年在超過260個城市實現VoLTE商用,在今年下半年將實現融合通信(RCS)商用。
大佬們如何看5G
◆愛立信總裁兼CEO衛翰思(HansVestberg):“5G、物聯網和云將顛覆各個行業。”
◆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郭平:“華為去年就宣布了,在這三年要投資超過6億美元,用于純研究,現在根據進度的發展,我們應該說還會繼續加大這方面的投資,并且在適當的時機,比方說國際電聯和GSMA組織,把5G的標準開始確定以后,就要從研究階段,進入開發階段?!?/p>
◆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無線產品經營部總經理:“如果商業模型沒有轉變,我們現在所討論的5G,網絡吞吐量突破1G,突破10G,突破100G,沒有任何的意義,但單個用戶享受超過一定的速率,對整個的運營者來講,它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物聯網這塊,一定是一個非常大的模型的轉變?!?/p>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通信與設備事業部總經理AichaEvans:“數十億智能聯網設備、海量數據的個性化服務以及云應用,需要更智能、更強大的網絡支持。向5G的過渡將通信和計算融為一體,正在令整個行業發生根本性變革。這將為未來的5G網絡奠定基礎,對于未來實現令人驚嘆的體驗而言至關重要?!?/p>
◆高通CEOSteveMollenkopf:“低功耗計算和連接性的結合,正在以積極的方式打破每一個行業,5G并不僅僅是現有標準,也是功能上的一次革命,許多行業都會受益于此?!?/p>
◆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信息通信技術業務加速融合創新的大背景下,經濟發展新動能孕育著產業發展的新機遇,互聯網與經濟社會相關領域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拓展了價值增長的新空間,萬物互聯新時代開辟出連接驅動發展的新路徑,同時競爭形態新變化帶來了產業鏈重構的新挑戰?!?/p>
◆Verizon公司技術戰略與規劃部高級副總裁EdChan:“Verizon將會繼續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密切協作,加速與5G技術相關的創新。我們是率先在全美范圍內普及4G的企業。對于5G,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推動各項技術創新?!?/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