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距離夢想電動車世界的路還很遠
觀察者關注每千瓦時的電池成本,它是電動汽車能否商業化的重要指標。為了降低成本,特斯拉花了無數心血,它將成本從每千瓦時400美元降到了200美元以下。現在它正在與松下合建電池廠,目的也是進一步降低成本。在電動汽車中,電池組占了成本中很大的一部分。高性能版本Model S的零售價介于95000至138000美元,當中30%是電池組成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2/286652.htm不只如此,電池的壽命也影響著成本。增強電池的數量是容易的,要延長壽命卻是很困難的事,而且只能慢慢提高。在手機、平板、其它便攜設備中,電池壽命不成問題,因為消費電子設備在設計的時候只要求使用短短的幾年時間。
實際上,電池電動汽車的更換成本相當高,消費者可能意識得到,也可能根本就意識不到,總之他們不愿意付錢。汽車商一般不會自己生產電池,特斯拉、寶馬例外。電池一般來自LG化學和松下,在垂直整合的世界,錢總是要先付給它們。汽車商可不愿意自己的命運掌握在電池企業手中。
為什么汽車商不愿意自己生產電池?首先要形成規模,要建立多條生產線,要追上組件商也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只有日產走這條路,它是與NEC合作才能走下去的。即使是這樣,因為Leaf銷量一般,日產為了降低成本,也不得不改用LG化學的電池。
結論就是新的電動汽車用戶寧可租賃也不愿意購買,因為汽車商承諾未來會提供更便宜、更強大的電池。這樣的策略是一把雙刃劍:消費者當然希望補貼能持續一萬年,而汽車商呢?永遠無法通過電動汽車賺到多少利潤。
正因如此,大多的主流汽車商不愿意開發電池純電動汽車,它們更愿意開發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特斯拉Model S有70千瓦時、85千瓦時、90千瓦時版本,從技術上看相當強大,它還提供8年無里程(參配、圖片、詢價) 限制的保修服務。8年之后電池也許可以繼續使用,但它的性能肯定會下降很多。哪個司機愿意單程行駛距離下降25%?特斯拉慷慨的保修服務也帶來一個問題,目前特斯拉汽車的補貼很多,但補貼是臨時性的,如果沒有補貼怎么辦?
貶值與售后

電池壽命的不確定性給二手電動汽車市場帶來有趣的影響。低端電動汽車貶值速度比汽油汽車快,現在的售價很便宜。2012年日產Leaf推出時零售價為36000萬美元,而到了2015年平均只值8000美元。
Model S是最保值的電動汽車,原因就是特斯拉的售后擔保服務很周到。
阻礙特斯拉汽車普及的還有充電網絡,實際上,所有充電網絡的轉變都需要消費者的行為作出相應改變。電動汽車司機要學會在家里如何充電,白天可能還要到其它地方充電,他們可能還要請電工來重新規劃車庫的插座。即使是高安培的超級充電樁,要充滿電也需要30分鐘或者更長時間。
汽車產業是一個高度競爭的產業,為什么特斯拉得到其它汽車企業如此多的幫助呢?例如,2009年至2012年間,戴姆勒和豐田各自向特斯拉投資了5000萬美元。2010年,特斯拉買下了Fremont工廠,它本來是通用汽車和豐田留給合資公司Nummi的,成交價只有低得可憐的4200萬美元。汽車技術正在發生變革,汽車商需要對沖風險,投資只是降低風險的一種手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