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將進入無屏時代 傳統電視廠商的出路在哪?
看看2016CES,除了韓系的三星、LG,全世界還有哪國的電視品牌能跟中國電視廠商一較高下?國產六大電視品牌的展廳都非常氣派,風頭甚至蓋過了日系的索尼、松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818.htm電視是第一媒體?您說的是上世紀的時候吧?
曾經,中國人每個家庭的客廳里都有一臺電視機,一家人圍坐在電視前看新聞、電視劇是家庭固定娛樂項目。電視,也因此獲得了第一媒體的無上地位。

但是,到2016年了還這么說,就是玩笑話了。電視之所以能夠獲得第一媒體的地位,是因為特殊年代下,國人獲取資訊的渠道單一。如今,一個接受過9年制義務教育的人都能夠通過手機快速瀏覽各類資訊,誰還會守在電視機前看新聞呢?
如今,能夠守在電視機前看新聞的,恐怕只有60歲以上的離退休人員了吧?
因為內容優勢,即使不打價格戰,樂視們將來也能把傳統廠商干趴下
沒有資訊方面的渠道優勢,在電視劇、綜藝節目、體育賽事等娛樂渠道方面,傳統電視的優勢也輸在了樂視、小米、暴風等企業的互聯網電視之下。因為即使不打價格戰(樂視們對傳統電視的價格優勢論述已經很多,不贅述),互聯網企業也具有內容優勢。
您可能會說,樂視們提供的內容,絕大多數帶有機頂盒的傳統電視產品上都有的嘛。告訴您,問題關鍵不在于多那么一點點內容,而在于由于內容差異帶來的巨大用戶體驗差別。
傳統電視觀看模式是觀眾輪流換臺,直到找到喜歡的節目,如果節目結束再換臺尋找新節目。如果您喜歡的節目固定播放時間錯過了,對不起,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這種模式姑且稱之為“換臺模式”。這已經是爺爺輩們的觀看習慣了!
樂視們的電視提供的則是更新鮮的“點播模式”,用戶可以觀看傳統的電視臺節目,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隨時觀看喜歡的網絡IP內容。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浸潤下長大的年輕人,早已習慣點播或者下載電視劇、綜藝節目觀看,“點播模式”顯然更是年輕人的菜!

那種觀看模式的電視機更代表未來趨勢,不言自明。如果您還沒被說服,就舉個事實佐證。TCL與樂視結盟,創維找上阿里,這就是有“眼力見”的廠家,看清形勢,投懷送抱去做互聯網企業代工工廠的節奏!
未來無屏電視視聽體驗將大大優于傳統電視,只因為輕那么一點點!
在本屆CES上,半導體巨頭德州儀器(TI)的展位上無屏電視吸引了大量國際渠道商的關注。無屏電視采用德州儀器的DLP投影技術,可投射出300寸的高清大屏畫面,僅此一點就遠勝傳統電視。
無屏電視就是前文所述“傳統電視前有狼后有虎”中的“虎”。不過本文不再論述屏幕大小的老話題(理由同上面一樣,因為之前有人已經說過了),而著重探討一下無屏電視的輕巧。
傳統電視的尺寸已經越來越薄,最薄處已經到了以毫米計算的程度,便攜性已經大大優于之前。但是,只要傳統電視還有物理意義上的屏幕,哪怕薄成一張紙,也無法跟無屏電視競爭。因此無屏電視機身只有一本書大小,這種輕巧便攜的機身賦予了無屏電視大大不同的觀看模式。哈哈,又回到了觀看模式上!
首先,現在及未來的消費主力無疑是80后、90后以及未來的長大的新人類們。這些年輕人個性越來越鮮明,每個人的娛樂需求都可能大不一樣,年輕人聚在一起打游戲還可以、聚坐在一起看電視的可能性實在太小!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哪個家庭會為每個成員配備一臺電視機,因為買得起也沒那么多地方擺呀。但是人手一臺小巧、便宜的無屏電視卻很好實現。
其次,請看看您觀察一下身邊的年輕人,您讓他們乖乖坐在沙發上看一個小時電視,那是多么大的折磨呀!而輕巧無屏電視卻是坐在、走著、躺著都可以看,多符合移動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的娛樂習慣呀!
在2016CES上,中國的傳統電視廠商算是賺了眼球、抱得了大獎,但卻罕有開拓了多少國際市場的消息傳出。相比之下,無屏電視卻是實打實地贏得了國際渠道商的重點關注。例如來自中國的極米科技就獲得美國第一大生活夢想類眾籌平臺indiegogo眾籌邀請,前者是全球第一的無屏電視品牌,國內市場份額高達53.6%,國際市場上也打敗傳統國際巨頭LG。
說了這么多,該到收尾的時候了。總結一下,創新總是起于邊緣地帶,被顛覆者卻還渾然不覺。在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案例中,輕一點的都會革掉重一點的命,電視產業能跳脫這一命運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