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液晶領域叱咤風云的夏普 為何走向衰落?
然而,假若夏普面板事業被鴻海吃下,鴻海的資金能力和夏普的技術能力相結合,恐將變成日本JDI的強大競爭對手。因此,INCJ也打著“夏普面板技術不能外流”的口號,希望將其和旗下出資子公司JDI進行合并。此外,還傳出三星電子、海外基金都對夏普面板事業有興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682.htm如此看來,夏普液晶業務的買家很多,這不僅讓人浮想聯翩,誰會成為夏普最后的接盤者?在張兵看來,這種資本層面的運作,不到最后,總是存在很多變數的。他表示,高世代線鴻海比較合適接盤,他們已經占有10代線的股權了,但是中小尺寸的還是JDI更合適。
為面板廠敲響警鐘
在液晶領域,夏普被譽為“液晶之父”,可見其在業界地位曾舉足輕重,全球第一條6代線、第一條8代線、第一條10代線都出自這家公司,并擁有著IGZO等先進技術專利,夏普曾在液晶領域叱咤風云。然而,時過境遷,夏普卻一步步走向衰落。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徐征告訴記者,這些年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快速崛起,夏普受到沖擊嚴重。從企業來看,夏普產業面其實很寬,出售面板業務是為了更好的進行產品結構調整。
李亞琴告訴記者,液晶面板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夏普市場反應速度慢,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競爭。第一,在目前的競爭狀態下,很多面板廠的技術開發會跟隨品牌或者市場需求進行調整。但是夏普卻按照自己最初的設計來推動,加上速度慢,造成產品上市以后,無法跟上市場的需求。第二,夏普的心態一向高高在上,對其他競爭對手的策略不愿意做出相應的改變。第三,夏普缺乏靈活性,包括技術路線也是一樣。全球LTPS技術進步很快的時候,夏普仍然堅持在中小尺寸領域推廣IGZO。隨著兩者差距越來越大,夏普的競爭力也逐漸喪失。
對此,張兵也表示,中國企業要形成自己的優勢,要么像TCL一樣,有品牌有穩定的出海口;要么像BOE一樣,有規模競爭力強;要么就是拼成本,總要有一樣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