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話語權之爭如火如荼 中國標準有望引領全球
從“大哥大”進化到智能手機,以語音通話、短信、移動互聯為代表的移動通信技術更迭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也為下一代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如何創造“萬物互聯”帶來更多遐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329.htm根據當前國際標準制定與業界規劃藍圖,5G商用化遠沒有想象中那么遙遠。在全球電信強國搶先布局5G研發的當下,中國標準有望引領全球5G進程。
2020路線圖
盡管尚無明確定義,但業界認為,與前代通信技術不同,5G并不是單一或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無線技術優化集成后解決方案的總稱。
最高理論傳輸速度高達數十GB每秒的5G網絡將為建立“超聯通社會”奠定基石。目前尚處雛形中的物聯網、機對機(M2M)、智能城市等概念應用,將借助前所未有的超高速聯通變得觸手可及,智能手機在日常生活中也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業界預計,5G標準峰值的速率可達每秒20G以上,“空口單向時延”可低至1毫秒以內,能效能達到4G網絡百倍以上。以下載高清視頻為例,所需時間可由數十分鐘壓縮至數秒。
除用戶直接享受“高流量、高密度、高移動”特性的移動網絡外,在傳輸率、時延、連接數量、能耗等方面均有系統性提升的5G,將促成醫療、安全、商務、娛樂和其他領域的轉型,強力推動無人汽車、災情應對、交通控制優化、云儲存、虛擬現實的應用發展以及旨在提升制造業智能化水平的戰略計劃實現突破。
作為主管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國際電信聯盟制定的IMT-2000和IMT-Advanced框架曾決定了3G和4G的準入標準。2015年10月,國際電聯在日內瓦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上通過決議,正式制定關于5G發展的“IMT-2000”路線圖。根據國際電聯制定的時間表,該機構將在2017年開始征集5G技術方案,5G標準化工作不晚于2020年完成。
電信強國布局5G
4G推廣如火如荼之際,5G全球通信標準的話語權之爭和巨大商業前景,正推動電信強國提前布局、抓緊研發,世界主流通信運營商和制造商期望在2020年左右實現5G商用。
2014年1月,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宣布為其“5G創新移動戰略”注資15億美元。同年5月,韓國政府設立由公立及私營部門、電信服務商和制造商代表、專家組成的5G論壇,其最主要目的在于推動5G標準化及全球化。
據韓國媒體預計,該國三家最主要電信運營商將于2017年開啟5G試用項目,在2020年12月引入5G商業服務。
2013年,歐盟與代表行業主要成員的“5G技術設施聯盟”簽署協議成立“5G公私營合作伙伴關系”。其目標是5G無線服務能力較2010年水平提高1000倍,并在5G無線服務中減少90%的能耗。為此,歐盟特別在“地平線2020”科研規劃中劃撥7億歐元公共基金支持5G發展。
在北美地區,美國最大的無線電信運營商韋里孫公司則提出,即將開啟5G技術測試,2017年上馬有限的商業試點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