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移動端的Intel 能否在虛擬現實上扳回一局?
良好的財務狀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1/285196.htm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intel營業收入145億美元,同比與去年三季度基本持平,環比與二季度相比上升10個百分點,扣除各項費用凈收入31億美元,預計第四季度營業收入148億美元,上下浮動5億美元。由此可見,龐大的巨無霸intel現在還不至于為現金流擔憂,財大氣粗的intel完全可以在VR市場持續大手筆投入,而其他一些芯片廠商能不能跟上這種“燒錢”的節奏存有疑問。
體制僵硬
互聯網時代奉行的戰術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歷經了幾十年發展的intel偏偏在這點上無法跟上時代,大公司病在intel的身上開始逐步顯現,體制僵硬、步伐緩慢,與ARM等模式輕盈的“年輕”公司相比,顯得愈發吃力了。
x86指令集未必適合便攜式設備市場
intel歷經幾十年發展的x86指令集架構相比其他精簡指令集架構,有著高性能、高速度、高兼容性的優點,然而其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陷:高功耗。也正是因為這個最大的弱點導致其在移動市場上面對ARM的競爭毫無招架之力。VR頭顯作為穿戴設備,對續航時間有一定的要求,而這一點正命中了intel x86指令集架構的要害。

intel如何破局?
1、利用財務優勢,布局可連接上下游的中間廠商
目前在VR領域,上下游資源相對分散,無論是上游的芯片設計,還是下游的設備產出,多數是一些小廠家在玩,這里的原因首先是因為VR尚且處于起步階段,介入的資源較少,但也已有不少巨頭的目光在開始聚焦了,intel可以利用其財務優勢,積極布局那些可以連接上下游有資源的中間廠商,提前做好動作,進可攻退可守,方可立于不敗之地。
2、發揮工藝優勢,折中功耗與性能,揚長避短,打造真正性價比高的VR應用級芯片
intel之所以在移動時代落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性能與功耗上無法做到平衡,其實intel的芯片制程工藝以及處理性能是完全領先于競爭對手的,可嘆的是移動設備對于功耗的要求及其苛刻,而如今的電池技術又沒有很大的突破,無奈造成了采用復雜指令集的intel在移動端的尷尬局面。幸運的是VR設備對待功耗的要求是介于移動設備與桌面設備之間的,這就給了intel翻身的大好機會。intel應充分發揮其在制程工藝與處理性能上的優勢,揚長避短,打造真正性價比高的VR應用級芯片。
3、win-tel聯盟再次雄起,微軟本身在Xbox領域的成功,打造與VR的結合
win-tel聯盟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覷,如今VR領域言必談內容,卻缺少實質性好的IP,這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制約著整個VR產業的發展了。目前公認的VR可以變現的最好兩個方向是游戲與電影,而如今長期霸占家庭游戲機領域的,正是intel的絕對戰略盟友微軟的Xbox。如果intel能借助于微軟本身在Xbox方面的成功經驗,深度挖掘與擴展到VR方面的應用,也許win-tel聯盟的再次雄起,也是可以期待的。

各大巨頭都在自己擅長的方向精心布局,磨刀霍霍,等待的便是那風起的一刻。正如筆者在開頭所述,intel進軍虛擬現實領域,正是揮別在移動市場折戟沉沙陰影,煥發新生機的一個最好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