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照明產業市場深度分析
實際上,熒光燈在節能性能和價格方面已經很優秀了。雖然在一些領域,例如現有的信號燈、導向燈等已經開始全面替換成OLED照明,但在辦公室等主要照明方面,高效熒光燈依然占據主流地位。
因此,最大的照明設備生產廠商--松下電工表明,將擴充高效熒光燈與OLED照明的兩個陣營,供顧客選擇。東芝照明技術也表示,目前主要還是生產熒光燈,下一步將投資OLED照明。
從照明廠商紛紛轉型的原因來看,或許不能不承認OLED照明在性能方面相對于高效熒光燈確實具備更強的競爭力。預計各大照明廠商大規模轉向生產OLED照明的轉折點應該是在2012年。
在耗電成本上,OLED照明的優勢顯而易見。2012年左右進一步提升OLED照明的性能之后,產品售價將進一步降低。因此,從安裝到使用的綜合成本來看,OLED照明更加便宜。另外,2015年左右,恐怕OLED照明的售價也將比熒光燈便宜。
改變傳統照明產業的商務思維
但是,當OLED照明發展成低價格、高性能之日,不僅將替換所有現有照明,也必然會導致照明市場萎縮。OLED照明具有4萬個小時的使用壽命。也就是,替換之后,不會有以前那樣較高的更換頻率。因此,如何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答案是:或許從日本國內封閉的市場,轉向海外市場是一條出路。
可是,到目前為止還未出現成功走向海外的日本照明廠商。歐美三大照明廠商--飛利浦(荷蘭)、歐司朗(德國)、通用(美國)不僅為各個中小照明設備工廠供給電燈,甚至還與電子器材廠家、建筑公司也建立了供應關系,所以日本照明廠商恐怕很難參與這些市場。
但是,如果OLED照明成為主流,照明設備一體化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飛利浦為了推進照明設備的一體化,收購了美國照明設備公司--Genlyte.這讓兼具設備與產品一體化技術優勢的日本企業看到了進軍這一市場的曙光。從OLED照明的放熱技術、熒光體控制技術等方面來看,如果要打入穩固模式運作的市場,日本企業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日本經濟產業省)。可以說,OLED電燈引發的新的競爭將是照明市場下一個霸權爭奪的敲門磚。
OLED照明開始上市
OLED照明被稱為新LED照明.由三菱重工與羅姆共同出資組建的Lumiotec公司(日本山形縣米澤市)研發并生產了OLED照明樣品。2009年8月份開始小批量生產,月產15×15cm面板4000~5000個。在2010年4月性能得到驗證之后,將大規模生產。
針對OLED指向性太強,OLED可以實現面板整體發光--面發光,可以像熒光燈那樣實現廣范圍照明作用。另外,厚度僅為數毫米、底板如果是塑料的話還可以彎曲、幾乎不散熱等特征,展現了其作為新一代照明的優勢。
OLED在理論上可以實現200lm/W、5萬小時的使用壽命。但是,發光效率與使用壽命是魚肉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關系,同時材質的有機化合物開發難點也很多。在這一點上,美能達并未采用通常的沉積方法,他們正在研究一種類似印刷報紙那樣可連續生產的Roll-To-Roll工藝,成功之后,將會大幅降低成本與售價。
當前的OLED照明并不適用于通常的照明領域。相對來說,更適合那些設計風格較獨特的建筑以及特殊領域。顯色性較高、防紫外線、不散熱等特征,使得其在對美術工藝品的照明方面受到很高評價。
另一方面,OLED照明的迅速發展,使冷陰極管熒光燈(CCFL)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以往冷陰極管熒光燈可用作電腦液晶顯示器或者液晶電視的背光產品,但在背光OLED化的趨勢之下,冷陰極管熒光燈不得不開發新的用途。
冷陰極管熒光燈的使用壽命也能夠達到4萬個小時,與OLED照明相當。但是亮度不如高功效Hf(高頻高效熒光燈)。但為了節約耗電,通常冷陰極管熒光燈的燈管都很細,因此更適用于緊湊型應用。
為此,NEC-LIGHTING轉變了冷陰極管熒光燈照明的應用設計,設計了許多應用于寫字樓頂棚、壁面間接照明等方面的緊湊型照明產品。此外,日本Optrom也研發了采用冷陰極管熒光燈的直管型辦公室照明,可直接安裝于現有熒光燈設備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