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PND導航和移動導航前景

        PND導航和移動導航前景

        作者: 時間:2012-08-16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電話和智能手機用戶量的擴大,及在其基礎上構建的應用程序的增多,個人設備()正面臨著具有GPS功能的電話的嚴峻挑戰。隨著谷歌和蘋果對市場的重新定義和洗牌,以及互聯設備(MID)等術語定義的清晰化,要說移動市場將會向何方發展或者說它將帶來怎樣的商機都還為時過早。在領域里,人們對個人導航設備和基于移動的導航的爭論由來已久,兩者的支持率旗鼓相當。而且,這場爭論仍在持續,是 ,還是手機,還是兩者兼而有之呢?文中的諸位專家或許能為你提供更新的思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6543.htm

        1、智能手機成功尚未可知

        最近,谷歌和諾基亞公司紛紛為旗下的智能手機設備提供免費Turn-by-Turn(TBT)衛星導航應用程序,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明確地表明,衛星導航行業已經走到了歷經巨變的邊緣。這個行業曾經幾乎全部由個人導航設備制造商(例如Garmin和 TomTom)主導,然而移動設備制造商正在形成一股不容小視的力量,這將改變整個行業鏈的狀況。

        智能手機定位成功的關鍵因素

        在衛星導航領域,設備集成這一自然的發展趨勢和用戶對基于位置服務(LBS)需求的不斷擴大使得智能手機制造商的重要性不斷增強。正如摩爾定律所言,設備在性能不斷增強的同時,可以預見其價格將會不斷降低,體積將會越來越小。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里,一直存在著設備集成的趨勢。

        設備集成持續存在,例如曾經的一個獨立產品可能會逐漸演變成設備中的一個功能。一個電子郵件客戶端和一部手機的組合就誕生了黑莓手機,再在其中添加一個數字音樂播放器和一個相機就成了iPhone手機。考慮到這一趨勢,GPS與3G智能手機的集成將是大勢所趨,而且將會很快實現,原本僅用于的TBT導航應用程序將會集成于智能手機中。在這個日益關聯的世界里,智能手機進入衛星導航領域的趨勢不可避免,而且還將進一步受到用戶對LBS不斷增長的需求所驅動。當然,智能手機在這一領域最終能否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如同任何情況下的設備集成一樣,集成工具至少應該能夠完成單機設備中的每一個任務,而且便捷帶來的利益必須大于功能性損失。然而,主要由于受到低端GPS技術和屏幕尺寸的限制,智能手機尚未能完全替代PND。

        具有衛星導航功能的智能手機的發展主要取決于三個關鍵因素:價位適中設備的易購性、數據方案的可負擔性、3G基礎設施的可靠性。雖然在美國或西歐這樣的發達國家中,智能手機和數據方案已經能夠讓普通消費者負擔得起,但在東南亞這樣的新興市場中這些還遠遠沒有實現。與普通美國用戶的體驗經歷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數據漫游費用問題。對于跨國旅游頻繁的市場,數據漫游費用可能會嚴重影響智能手機中大部分TBT 應用程序產生的3G網絡鏈接費用的負擔問題。同時,雖然3G基礎設施比以往更加普遍和穩定了,但其可靠性仍然存在問題。在美國,越來越多的移動手機通過 3G網絡連接互聯網,因此有時會超負荷運轉,從而造成網絡癱瘓。

        上網本、平板電腦、iPhone手機以及其它智能手機等設備都主要依賴于3G網絡,隨著這些設備的大量使用,掉線和一般的連接問題必將進一步惡化。這可能正是阻礙3G智能手機作為衛星導航設備使用的真正障礙,至少需要網絡供應商將其網絡基礎設施升級到4G。

        今后將會發生什么?

        智能手機市場的不斷壯大也是決定其能否作為衛星導航設備最終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我們應該花點時間來思考一下,這種改變會給相關制造商帶來哪些可能的影響呢?一方面,智能手機設備制造商和應用程序開發商為用戶提供免費的TBT應用程序,似乎是想盡可能多地從PND制造商那里瓜分市場占有率。然而,這些制造商絕不應該妄自揣測消費者的心理,認為他們會主動接受其提供的集多功能于一身的設備。另一方面,PND制造商則需要不斷地提升產品品質,從而應對智能手機帶來的沖擊,不過他們也需要明白未來發展中所面臨的挑戰并非表面上看到那么簡單。PND成本的下降、新興市場的低普及率、車載導航系統價格的降低都為PND的發展提供了空間。PND制造商特別要利用好其在車輛導航領域所固有的優勢,如大屏顯示、不依賴網絡等。對生產導航基礎地圖的公司而言,前景一片光明。創建一個優質地圖數據庫是非常昂貴和困難的,因此大多數提供衛星導航服務的公司都需要購買來自第三方的基礎地圖數據。

        考慮到所有這些,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基本的趨勢和驅動力都很清晰,是贏還是輸則要看商家們對未來發展所做出的選擇。贏家將是那些不斷思考,充分利用機會,不畏新生事物威脅,牢牢捍衛自身地位的廠商。這些公司需要不斷根據環境變化制定有效的發展策略,不斷審視自身能力,以適應競爭的需求。

        .

        2、 PND注定將會退出市場

        人們試圖對技術的增長、發展和成功進行預測是一種非常普遍現象,準確的預測卻很少。數字設備公司 (DE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肯·奧爾森曾于1977年說:“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人們會需要家用電腦。”IBM公司創始人沃森·托馬斯也曾堅持認為,“也許 5臺計算機就能滿足整個世界市場。”

        如今,當你看到事情的發展結果時,你可能會對這些預測感到輕蔑。第一代車載GPS設備于1996年問世,如果在那時有人對你說,14年后你將會用上比DEC公司的VAX小型計算機更先進、更強大得多的設備,而且它小到可以裝在你的口袋里,用戶還可以用其連接全球的計算機網絡,或作為手機使用,你一定不會相信這些,或者至少會建議說這話的人減少咖啡因的攝入量。

        我們把時間快進到2010年,TeleAtlas和Navteq兩大地圖數據提供商雙雙被 Garmin公司收購,谷歌和諾基亞公司則開始為移動設備提供完全免費的TBT導航。那么將會發生什么?什么又將成為主宰?是個人導航設備、遠程信息娛樂系統還是移動電話?也許這三種產品都將不斷發展,但絕不是現在這種電腦、手機、相機、互聯網終端和PND的盲目集成。

        1996年問世的第一代GPS導航系統曾是高端豪華車型的寵兒,在當時極具聲望并被看作是一種奢侈品;過去的它正如現在的遠程信息娛樂系統一樣。回到2004年,TomTom的產品GO的價格首屈一指,而現在PND隨處可見。6年后,GPS嵌入移動電話中照常運轉,而TBT導航系統則已免費。大部分消費者在擁有免費的手機導航系統后都不愿意再購買專門的PND產品。我們已經迎來了智能手機和遠程信息娛樂系統集成的第一個接口。該接口由哈曼公司和諾基亞公司合作完成,用戶不但可以通過車載遠程信息娛樂系統使用移動應用程序,還可以訪問位置、車速、燃油狀況等汽車數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PND 導航 移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汉市| 沅陵县| 杨浦区| 绵竹市| 且末县| 宝丰县| 咸丰县| 定西市| 清苑县| 鄄城县| 长宁县| 尉犁县| 襄汾县| 青岛市| 澄迈县| 万宁市| 威信县| 石阡县| 弥渡县| 阳西县| 丹巴县| 潜山县| 乐亭县| 娱乐| 金堂县| 陆丰市| 太仆寺旗| 布拖县| 南通市| 南郑县| 通榆县| 噶尔县| 蛟河市| 阳朔县| 桃园市| 唐海县| 玉环县| 连江县| 鹤峰县| 通山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