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劑量場實時成像測量系統的研究
定點控制的硬件部分設計為一塊PC機的插件,其通過I/O總線與微機相連,采用并行方式交換數據和信息.系統在開始采集時,首先由主機給出控制信號,打開視頻同步信號的控制門,由場同步信號對行脈沖計數器(計數器一)和列脈沖計數器(計數器二)清零,并同時啟動計數器一,開始計數.在行脈沖主數達到比較器一的預置值時,產生一級控制信號.一級控制信號對列脈沖計數器(計數器二)清零,隨后啟動計數器二.計數器二通過對10MHZ晶體振蕩器產生脈沖的計數,可以將每一行視頻信號劃分為520個圖像點.當計數器達到比較器二的預置值時,產生二級控制信號.二級控制信號一方面啟動ADC,另一方面產生一個計算機中斷服務,該服務將此時所采集的數據寫入緩沖區.同時,二級控制信號將計數器二清零.
數據采集系統用可編程邏輯芯片GAL來實現尋址,在中斷信號INT作用下,啟動A/D變換器進行運行.通過中斷服務程序進行讀數控制,獲得數據,并進行存儲和予處理工作.這樣,將實驗數據整理成文件,以供進一步分析和處理.
4.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軟件整體程序結構是接收操作者命令,完成機械掃描控制,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圖像重建,和圖形顯示和等操作.設計思想是將系統軟件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功能模塊,每個功能模塊構成一個可執行文件*.EXE.其宗旨將是編寫小程序,然后采用堆積木的方式,以構成大程序.而這對于一個大系統是必要的.系統軟件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1)菜單管理部分,負責與用戶接口.
(2)采集部分,包括步進電機控制測量點的確定、參數的選擇、數據采集、中斷服務等.
(3)數據預處理部分,包括采集數據壞點的剔除和對投影數據的移動平滑處理.
(4)圖像重建部分.濾波涵數及參數的選擇、重建方式的選擇,實現圖像重建過程.
(5)顯示部分,包括三維立體顯示,偽彩色,等高線等,實現對重建圖像的特征顯示.
四、實驗結果與誤差分析
本實驗利用活度為5,000居里的60Co放射源,將由一定厚度和形狀的鉛磚(見圖6,其中左邊(一號)為一中心是三角型空心鉛磚,其邊上有幾個小孔;中間(二號)為一中心是花瓣型的空心鉛磚;右邊(三號)一斜坡鉛塊)置于劑量場中,根據不同位置對射線吸收的差異,以構造具有某種場分布的劑量場.再用研制的陣列式閃爍光纖探測器對所構造的劑量場進行數據測量,并進行相應的各種數據處理,以重建該劑量場的強度分布.實驗的處理結果如下:
圖6 模擬劑量場時所用的鉛磚 圖7和圖8為將一號鉛磚置于劑量場中,探測器對其模擬的場強分布進行數據測量,重建的三維圖形.其中:圖7為對測量的投影數據未經坪場修正,圖10則為經過坪場修正后的處理結果.圖9為將三號鉛磚置于一號鉛磚之上,對所測量的數據(經過坪場修正),進行重建后該劑量場強度分布的三維圖形.圖10為將二號鉛磚置于劑量場中,探測器在其下面進行數據測量,并對測量的數據經過坪場修正后,重建該劑量場強度分布的三維圖形.圖11和圖12為將三號鉛磚置于二號鉛磚之上,探測器對構造的劑量場進行數據測量,所重建該劑量場強度分布的三維圖形.其中圖11未經坪場修正,圖12則經過坪場修正. |
圖7 劑量場重建圖像一 | 圖8 劑量場重建圖像二 | 圖9 劑量場重建圖像三 |
圖10 劑量場重建圖像四 | 圖11 劑量場重建圖像五 | 圖12 劑量場重建圖像六 |
影響測量系統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前端探測系統的隨機誤差;不同濾波函數對重建圖像質量的影響;閃爍光纖芯直徑大小對重建精度的影響;數據采樣速率所產生的影響;探測器旋轉中心偏移產生的影響. 對于本文所設計的陣列式閃爍光纖探測器(有效探測區域100mm×100mm),將其放置所構造的劑量場中進行實時成像測量,根據理論推導和實驗結果的數據分析,可估算可能導致的各種誤差[9],以綜合評估系統的性能.若輸入的投影數據,其相對誤差不超過±3%,則模擬實驗和計算表明,重建誤差可控制在3%左右.對于直徑為1mm的光纖,獲取的投影數據平均相對誤差經折算約為0.5%,重建平均相對誤差約為0.4%.投影方向數一般小于7個時,則完全不能重建.當方向數增加,則重建圖像誤差逐漸減小.采樣頻率的選取同樣應滿足Niquist定理,否則,會影響圖像重建精度及空間分辨.對于一般的劑量場分布,若不考慮各種其他因素的影響,當投影方向數為60,采樣間隔等于1mm時,圖像重建精度是非常高的.通過模擬運算,其重建場平均相對誤差非常小,約百分之零點幾.中心偏移對重建圖像質量的影響十分大.在制作陣列式閃爍光纖探測器時,一定要切實注意精確地確定其旋轉中心位置,否則,會產生很大誤差,甚至導致變形.若中心偏差控制在不超過0.1個象素點,則產生的重建誤差可控制在2.0%以內. 綜合各種因素,本系統的成像測量的總體平均相對誤差可控制在5%以內,空間分辨率不低于1mm.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