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編輯觀點 > 中國醫療電子市場的機會在哪里

        中國醫療電子市場的機會在哪里

        作者:王瑩 時間:2013-11-2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摘要:本文回顧和預測了中國醫療市場的規模、細分領域和特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2724.htm

          市場發展與企業競爭策略

          顧問基礎電子產業研究中心袁遠介紹道,近年來,中國市場發展迅速。2012年以來,先是科技部頒布了《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十二五規劃》,隨后衛生部又發布《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并指出到2020年中國醫療衛生的總開支將占到GDP比重的6.5%~7%,這意味著國家在衛生醫療領域后續將有約1萬億美元的資金注入。目前,各級政府在醫療體系改革中的投入已達近萬億元,未來幾年國家將繼續提高在醫療方面的投入。

          中國現有醫療衛生機構數量超過100萬家。大量基層醫療機構的電子設備配置情況仍處于較低水平。醫療機構提高自身服務能力必然拉動對先進診療電子設備的市場需求,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使用電子產品的比例也會逐漸提高。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便攜市場規模為344.3億元,其中醫用和家用產品市場規模分別為123.5億元、218.8億元。

          中國逐漸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很多保健需求可以借助醫療電子產品在家里完成,隨著相關產品的普及,家庭醫療、遠程看護必將大大減輕醫療系統的負擔。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政府采購對產品價格較為敏感,在這一輪市場增長中,產品性價比具有明顯優勢的國內醫療電子廠商市場份額得到進一步擴大、市場地位進一步確立。隨著以邁瑞、魚躍、九安、怡成等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實力的不斷增長,本土品牌的影響力也逐漸形成。

          我們看到,醫療電子市場的競爭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除技術、品牌及專利競爭外,渠道競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政府采購、醫院自購、消費者選購各大領域,產品的銷售一方面依賴于品牌技術、售后服務能力;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營銷渠道的競爭力緊密相關。

          本土醫療市場的問題

          目前,醫療電子市場已經走過一輪快速發展階段,其中也有些問題值得關注。在宏觀層面,政府對醫療電子市場的推動與企業對社會需求的理解不完全匹配。這直接影響到行業投資的走向。成熟的企業不僅要具備及時響應政府采購需求,更重要的是從中發現出未來產品和技術的走向。企業只有將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結合起來,才會將經營風險和發展的成本降到最低。

          本土企業應繼續加強對國內市場的理解,強調醫用醫療電子和家用醫療電子市場的差異性,采用不同的營銷模式和服務方式。但是整體來看,持續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產品開發及制造能力、提高對上游電子元器件配套資源的管理能力、提高客戶服務水平都是一家成功企業應該具有的屬性。良好的成本控制和市場開拓能力是目前本土企業獲得市場競爭力的主要手段,但是只有不斷推進技術及產品的創新,提高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才是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

          醫療電子市場數據&市場狀況

          據IHS產業分析師朱慧介紹,醫療衛生服務的完善作為民生問題,近年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持續投入。預計2013年,中國醫療電子行業銷售額將達到55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5%。增速相比去年雖略有放緩,但穩中有升的健康態勢仍將持續,到2017年將達到93億美元,12到1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約14%。

          2013年,消費類醫療電子細分市場特別是產品實現高速增長,預計將完成13億美元的銷售額,年增長率超過18%。作為醫療電子細分市場中前景看好的消費類醫療電子,今年將貢獻行業總銷售額的23%,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醫療電子產業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但由于高達70%的銷售額來自出口市場,所以對比其他細分市場來說,消費類醫療電子市場走勢更容易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雖然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勢略低于預期,但海外新興市場的出口訂單保持穩定。而出口的產品結構也有所轉變,中高端消費類醫療電子產品的比重正逐步增加。

                   

          2013年中國醫療電子市場的半導體器件銷售額將達到3億美元,比去年增長18%。保守測算,到2017年銷售額將突破5.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16%。隨著便攜式醫療電子產品在家庭應用和臨床應用的加速普及,市場對高集成度的芯片方案的需求增長明顯,一些成熟方案已被廣泛采用。今年,消費類醫療電子產品的半導體器件用量將高達8300萬美元。

          發展情況

          穿戴式智能電子的范疇較廣,覆蓋目前主流的22種可穿戴產品,主要劃分為5大類應用,即醫療監護類,運動和生命體征監測類,娛樂類,工業類,以及軍用類。近年來,隨著人們疾病預防意識的增強和個人健康監護需求的上升,醫療監護類和運動保健監測類的受到空前關注,已成為醫療電子市場新的增長點。

          穿戴式智能電子產品的發展,對技術革新的推動令人注目。穿戴式產品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低功耗高集成的主控芯片技術,強大的傳感器技術,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可靠的電源管理技術。尤其傳感器技術,是決定產品差異化的重要因素,各種不同功能的傳感器,可分別實現動作方位監測如運動,導航,游戲遙控等,還有環境質量監測如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以及生命體征監測如心電,心率,血糖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资兴市| 镇江市| 临漳县| 苗栗县| 乐山市| 宝清县| 应城市| 北海市| 米易县| 睢宁县| 鹿邑县| 清河县| 连南| 静乐县| 汾西县| 彭水| 札达县| 南川市| 博罗县| 大田县| 香河县| 鲁甸县| 文昌市| 拜泉县| 普洱| 疏附县| 崇阳县| 沈阳市| 大埔县| 江源县| 灌阳县| 屏东市| 洞口县| 察雅县| 通化市| 连城县| 柘城县| 若尔盖县| 寿阳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