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PC/104-CAN通訊板設計
0 引 言
PC/104嵌入式控制PC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末,并于1992年形成IEEEP966.1標準。它一方面繼承了PC的所有資源,另一方面又對PC的各個方面做了優化設計,使其與IBM PC完全兼容,并具有體積小,功耗低,工作溫度寬,可靠性高等特點。采用了獨特
的“自棧式”總線連接、模塊化結構,使用起來靈活方便;采用面向對象的硬件設計方法,使得在PC/104標準上開發的擴展模塊具有更強的通用性和更長的生命期;它以其優良的品質、高可靠性及模塊化,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航空航天、軍事、醫療、消防設備、智能儀器儀表、導航、通訊、數控、自動化生產設備、便攜式計算機等領域。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總線是一種有效支持分布控制或實時控制的串行通信網絡,采用多主協議,廢除了傳統的站地址編碼,而采用對通信數據塊進行編碼的方法,使網絡內節點個數在理論上不受限制。它具有總線仲裁、錯誤檢測、自動重發等功能。由于采用了許多新技術及獨特的設計,CAN總線具有高實時性、卓越性能、高可靠性、能獨特靈活設汁和低廉價格,已廣泛應用于工業現場、控制、智能大廈、小區安防、交通工具、醫療儀器、環境監控等眾多領域。目前,它已被公認為是幾種最有前途的現場總線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同一系統應用多種總線技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本設計利用FPGA完成PC/104總線和CAN總線之間的相互通訊,將兩總線相結合,優勢互補,使兩總線有更大應用價值和更廣闊的使用前景。
1 硬件設計
1.1 系統硬件結構
本設計采用PC/104模板形式,具有很強的方便性和可擴展性,其系統的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
由于PC/104總線采用的是地址數據總線分離的總線結構,而CAN總線協議控制器SJA1000T采用的是地址數據總線分時復用的總線結構,因此系統使用FPGA器件EP20K100實現總線轉換和時序邏輯控制轉換。該通訊板采用I/O映射方式,其內部寄存器地址為280H~2BFH。為了增強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在控制器SJA1000T與收發器82C250之間接入光電耦合器6N137。光耦6N137的上升時間典型值為30 ns,隔離電壓為3 000 V,其支持最大頻率值超過30 MHz。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