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SDH中E1接口數字分接復用器的VHDL設計及FPGA實現

        SDH中E1接口數字分接復用器的VHDL設計及FPGA實現

        作者: 時間:2010-08-18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介紹了系統中的電路――數字分接復用器的設計及實現。該分接復用器電路用純數字同步方式實現,可完成系統電路中7路(可擴展為N路)E1數據流的分接和復用。該設計顯示了用高級硬件描述語言及狀態轉移圖作為輸入法的新型電路設計方法的優越性。

        關鍵詞:分接復用器 狀態轉移圖

        為擴大數字通信系統的傳輸容量,信道上的信號都是在發送端分接,在接收端復接。在通信電路中能完成這一功能的電路就叫作分接復用器。

        該分接復用器提供了標準的E1接口可供系統方便使用。在點到點通信時,采用該分接復用器可以使系統速率提高到N(N為1、2、3等)倍E1速率以上。當用戶需求速率超過E1速率但又達不到34.368Mbps的VC-3速率時,一個好的方法就是采用E1分接復用器接口電路。比如以太網通信需要10Mbps的速率時,采用該分接復用器,取N=7就可實現通信要求。

        針對目前國內SDH系統中還沒有一個專門的E1分接復用芯征,本文介紹一種用高級硬件描述語言VHDL及狀態轉移圖完成該發接復用器的設計的新型設計方法及其實現。并給出了用Xilinx Foundation tools EDA軟件設計的電路仿真波形及Spartan XCS30XL完成FPGA實現的結果。

        1 數字分接復用器結構原理

        本數字分接復用器的功能是:在發送端把12Mbps經過編碼的有幀結構的Ethernet(以太網)碼流分接為7路標準E1接口速率數據流,SDH設備再把這7路數據映射到155Mbps的速率去通過光纖傳輸到下一個SDH設備;在接收端由SDH設備從155Mbps的數據流中取出7路標準E1速率數據正確恢復為原來的12Mbps的Ethernet(以太網)碼流。

        發送端12Mbps有幀結構數據幀間由全1空閑碼填充。從數字分接復用器發送輸出的7路E1數據由于傳輸處理過程中路中不同,必然會造成7路E1數據在傳輸過中的各路時延不一致,這就使得各路數據不同步。在設計中如何在接收端使得7路E1數據同步,從而正確恢復原發送端12Mbps數據就成了一個難題。針對這一問題制定出了如下的解決方案。

        1.1 數字分接器原理框圖及說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1612.htm


        如圖1所示,把數字分接器從總體上劃分為:時鐘產生、幀頭/幀尾檢測、串并變換、固定插零、FIFO插入SYNC五個模塊。

        在發送端,分接器的時鐘產生電路把14Mbps系統時鐘XCLK轉變為12Mbps時鐘,用這一時鐘對端口來的12Mbps成幀數據DATAIM做幀頭(1100010001)/幀尾(1000000001)檢測,檢測出幀頭后再做串/并變換操作,這樣就初步完成了分接器的功能。但是,為了使數字復接器能正確復接就需要在分接器輸出的7路數據中分別插入同步頭SYNC(0111111110)。為了使數據和插入的SYNC區別開來,須要在7路數據中每隔7bit就固定地插入“0”。這樣,就保證了插入的SYNC不會與正常的掌握相混淆,從而也使得分接出的7路數據變為標準的E1數據。

        1.2 數字復接器原理框圖及說明


        數字復接器原理框圖如圖2所示。與分接器相呼應,可把復接器從總體上劃分為:SYNC檢測、SYNC扣除、并/串轉換、扣除零、幀頭/幀尾檢測5個模塊。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FPGA VHDL SDH 接口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步| 会东县| 鹤岗市| 吉木萨尔县| 湘潭市| 巢湖市| 区。| 荥经县| 航空| 阜新| 三门县| 长宁县| 合川市| 广饶县| 徐闻县| 遂溪县| 扬州市| 图们市| 南丰县| 林西县| 西藏| 嘉鱼县| 辽宁省| 皮山县| 老河口市| 镇赉县| 衡阳市| 准格尔旗| 宁明县| 饶河县| 陇南市| 锡林郭勒盟| 荥经县| 平陆县| 贵溪市| 改则县| 廊坊市| 上杭县| 方城县| 开封县|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