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雷達中/視頻數據采集與回放系統設計

        基于FPGA的雷達中/視頻數據采集與回放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2-18 來源:網絡 收藏

        3.2 應用程序設計
        在設計上,當USB驅動程序安裝好以后,應用程序調用線程獲取該設備的有效句柄,進而就可以與WDM進行通信。接口數據格式的定義我們采用結構數據包的形式,首先設計一個C語言的結構,把要進行通信的參數按照與VHDL語言相同的順序排列,然后在USB通信協議上,對這些參數進行數據包格式的設定。設計采集數據的存放問題時,我們調用線程把傳送來的數據數組按照“*.dat”的數據格式進行存儲,在顯示時,把數據從“*.dat”中讀到預定義的數組中進行調用,整個應用程序的設計流程如圖6所示。
        設計虛擬儀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編寫應用軟件,在此采用Visual C++進行了控制面板的設計。考慮到信號參數的設置把面板分為2大部分:采集參數設定部分和顯示控制部分,其中,前者的主要功能是把參數傳到硬件核心處理部分。而后者的主要功能是負責面板上NTGraph控件顯示參數的設置,應用程序控制及顯示面板如圖7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1355.htm



        4 系統調試和測試
        在完成了系統的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以后,需要進行綜合調試和測試。通過調試,不斷優化程序代碼,對程序中的問題及時更正修改,使系統的性能得以提高,工作狀態更加穩定。測試的過程中可以修正電路中元器件的參數等,以免理論分析與實際狀態的差距引起系統的參數不符合要求。目前,本系統可以實現對多種型號的進行實際外場數據采集。圖8,圖9分別為本系統采集到的某部岸基對海警戒(全相參脈沖壓縮體制)的單路中頻(未經脈沖壓縮處理)和雙路正交視頻(經過脈沖壓縮處理)回波信號。


        實驗表明該系統完全滿足所提出的指標要求,能夠做到大容量高速連續采集,而且穩定可靠,采集所得到的數據可以滿足信號處理和目標識別的要求。

        5 結語
        研究了中/系統的總體方案,即由信號調理模塊、核心采集模塊、緩沖模塊、傳輸模塊和應用程序顯示模塊組成。與上位機間的數據交換通過USB 2.0接口實現,并運用虛擬技術,采用了Visual C++語言設計系統的計算機實時顯示界面。設計中運用硬件描述語言對進行編程,在完成了對輸入信號的采集和記錄的同時,實現了對輸入信號的防抖動、過零檢測、等精度測頻及電壓最值、峰峰值和平均值的測量,使得該系統能對信號參數進行準確測量。該系統被封裝于一個小型的屏蔽盒內,非常便于攜帶,可方便應用于外場雷達的數據采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江县| 莱州市| 南投市| 蚌埠市| 达日县| 海晏县| 鸡泽县| 宜章县| 南投市| 达拉特旗| 华坪县| 苍溪县| 紫金县| 宁河县| 平利县| 都匀市| 潮州市| 漳浦县| 临汾市| 竹北市| 盐津县| 平乐县| 鄂托克旗| 石河子市| 夹江县| 绥棱县| 桐梓县| 怀远县| 宜良县| 颍上县| 织金县| 滨海县| 德阳市| 兴和县| 城口县| 姚安县| 关岭| 澎湖县| 望都县| 兴城市| 太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