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高清視頻采集與顯示系統設計
近年來,高清網絡攝像機席卷視頻監控市場,傳統的模擬攝像機也在尋找新的出路提升圖像質量,采用非壓縮方案的高清模擬攝像機成為首選。一般來說,非壓縮方案的硬件平臺有DSP或ASIC或FPGA。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FPGA的視頻采集與顯示系統的設計。系統以FPGA為核心,配合高分辨率CCD圖像傳感器、ADC模數轉換、視頻編碼器等,實現了高清視頻實時采集與顯示。詳細闡述了色彩插值與色彩空間轉換算法和BURST傳輸的FPGA硬件實現。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FPGA的視頻采集與顯示系統的設計。系統以FPGA為核心,配合高分辨率CCD圖像傳感器、ADC模數轉換、視頻編碼器等,實現了高清視頻實時采集與顯示。詳細闡述了色彩插值與色彩空間轉換算法和BURST傳輸的FPGA硬件實現。測試表明,該系統運行良好,能夠滿足高清視頻實時監控要求。
近年來,高清網絡攝像機席卷視頻監控市場,傳統的模擬攝像機也在尋找新的出路提升圖像質量,采用非壓縮方案的高清模擬攝像機成為首選。一般來說,非壓縮方案的硬件平臺有DSP或ASIC或FPGA。它們各有優缺點,FPGA是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兼顧了實時性與靈活性,而且還可以內嵌CPU,因此適合用來做圖像處理。FPGA的最大缺點是功耗太大,但本文設計的不是便攜式消費電子,功耗問題可以不考慮。
本文在數據傳輸方式上進行了創新,一般的視頻采集與顯示方案均需要使用2個DMA通道和2片SDRAM做緩存,本文采用自行編寫的BURST模塊傳輸,僅需要一片SDRAM,節省硬件開銷的同時降低了PCB板的復雜度。
系統總體設計
FPGA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本文采用的FPGA是Cyclone系列的EP3C16,它內部集成了15408個邏輯單元,56個18×18乘法器,4個鎖相環,CCD是SONY的ICX274,其有效分辨率是1600×1200,像素時鐘是36MHz,并且逐行掃描。SDRAM是Micron的MT48LC2M32B2,容量是2M×32bit,完全滿足本設計的需要。
首先ADC驅動CCD,CCD輸出模擬視頻,經過ADC轉換成數字圖像數據,然后通過FPGA內部的BURST傳輸寫到SDRAM,在SDRAM內部開辟三段數據空間。其中code區域存放NIOS軟件代碼,bufferA和bufferB作為圖像數據緩存,當圖像數據寫入bufferA時,可以讀bufferB用于顯示,當一幀數據采集完后,切換BURST傳輸地址,寫入bufferB,此時讀bufferA用于顯示,這樣數據可以不間斷地采集和顯示,這就是所謂乒乓操作。FPGA輸出的視頻數據經過編碼器編碼后形成串行碼流,即SDI數據,然后經過同軸電纜線傳輸到具有SDI接口的顯示器顯示。其中,FLASH用來保存NIOS軟件和FPGA硬件配置信息。
在FPGA內部實現的模塊中,VIDEOIP是根據AVALON總線規范編寫的用戶自定義模塊,其余的模塊均是ALTERA提供的標準模塊,只需要在SoPCBuilder中調用即可,因此本系統的設計主要是VIDEOIP的設計。
硬件模塊設計
硬件模塊也就是VIDEOIP模塊,主要由色彩插值、色彩空間轉換、FIFO三部分構成。基于成本與工程復雜度的考慮,本系統為單CCD系統,在CCD表面覆蓋一層色彩濾波陣列(CFA),該濾波陣列采用Bayer格式,每個像素點只有一個顏色通道,為了實現彩色顯示,每個像素點必須要有RGB3個通道,要通過色彩插值才能獲得其余兩個通道。本文處理的視頻數據都是YCbCr格式,因此還需要經過色彩空間轉換將RGB格式轉換成YCbCr格式。由于NIOS處理器的位寬是32bit,而YCbCr(4:2:2)是16bit,所以YCbCr必須經過FIFO,當FIFO半滿時,通過BURST傳輸寫數據到SDRAM。值得注意的是:寫入FIFO之前,YCbCr的格式是4:4:4,為了方便顯示,必須轉換成4:2:2,本設計采取了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就是Cb和Cr間隔采樣。實驗表明,這種處理不影響顯示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