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CCD系統下基于FPGA的PCI圖像采集卡設計與實現

        CCD系統下基于FPGA的PCI圖像采集卡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2-04-28 來源:網絡 收藏

        2 圖像采集卡回放硬件設計
        為了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降低串擾、輻射等在高速傳輸數據中常見的問題,圖像采集卡采用INDS(低壓差分信號技術)進行圖像數據的接收和控制數據的發送。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選擇了國家半導體的DS92LV16芯片作為接收和發送數據芯片。功能框圖如圖2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90453.htm

        c.JPG


        該芯片利用內部時鐘把16位的并行數據轉換成LVDS數據進行傳輸;同時可以把LVDS數據轉換成16位并行數據供芯片或者可編程邏輯器件進行處理。該芯片最大傳輸速率可達2.56Gbps;單一的3.3V供電即可使用;較低的EMI;發送端和接收端有單獨的時鐘和省電管腳。
        采用Xilinx公司的一片XC4VLX25-11FF668I可編程邏輯芯片,被配置成接口。LX25邏輯單元可達24192個,最大分布式RAM是168 k,最大塊RAM可達1296kb,并且有8個DCM供編程人員使用,LX25功耗較低,易于使用。選擇FLASH芯片為XCF08P。
        需要外部存儲器對圖像處理中的大量數據進行緩存,要求存儲器存取速度快、讀取時間短、實時性匹配強。選擇CYPRESS公司的SRAMCY7 C1470BV33的SRAM作為數據緩存芯片。CY7C1470BV33的速度可以達到250MHz,滿足時鐘頻率要求。

        3 邏輯設計
        3.1 總體設計
        邏輯的整體設計如圖3所示,當圖像數據進入后,通過異步FIFO進行異步時鐘域的轉換。在第一個緩沖周期通過數據流選擇電路將圖像數據緩存到SRAM1中;在第二個緩沖周期,通過數據流選擇電路將圖像數據緩存到SRAM2中,同時將SRAM1中的數據經后端FIFO、PCI接口發送給主機。在第三個緩沖周期內再次通過輸入數據流選擇電路,把圖像數據緩存到SRAM1中,同時將SRAM2中的數據經后端FIFO、PCI接口發送給主機,如此循環。由于乒乓操作的FPGA邏輯實現比較簡單,這里不再贅述。下面主要來設計PCI接口的邏輯。

        d.JPG



        關鍵詞: FPGA CCD PCI 系統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巴中市| 大丰市| 丰原市| 渑池县| 江安县| 同德县| 措勤县| 深圳市| 双江| 曲阳县| 济南市| 台东市| 白沙| 凤山市| 山阳县| 武威市| 什邡市| 平潭县| 慈溪市| 东阳市| 西青区| 南木林县| 阳山县| 梨树县| 天水市| 来宾市| 娄烦县| 岑溪市| 绥芬河市| 南郑县| 兴和县| 南康市| 纳雍县| 永昌县| 金平| 望都县| 绩溪县| 新乡县| 崇仁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