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基于CPLD寬帶移動通信系統數據幀的實現

        基于CPLD寬帶移動通信系統數據幀的實現

        作者: 時間:2012-10-24 來源:網絡 收藏

        2.3速率調整和分離

        由于每個突發塊的是320 b,假定輸入的速率是400 kS/s,然而由于輸出的數據是416 b,所以輸出的數據速率應該為400/320×416=512 kS/s,所以數據輸入與輸出之間需要進行速率調整,這時就利用MAX+Plus II 中的雙端口RAMALTDPR AM元件進行速率調整。由于讀入的數據是320 b,所以地址線為9根,經過速率調整后進行數據分離,將分離的數據放入存儲器中。要控制好每個突發塊讀入數據,同時還需要有一個320 b的計數器,前160 b放入數據一中,后160 b放入數據二中,他們輸出的時鐘頻率均為速率調整后的時鐘頻率。如輸入的數據為10111000,經過雙端口RAM后的數據分別是1011和1000。

        3整個數據幀的實現與仿真結果

        經過一系列的底層模塊的設計,可用頂層模塊程序把各底層模塊進行合成。合成時同步碼 R、導頻碼P、W碼、保護時隙的G,CE碼、及分離后的數據通過計數器計數來控制緩沖器的地址。合成后整個程序經編譯產生如圖4所示的符號圖。

        圖4中的INCLOCK、OUTCLOCK分別表示幀的輸入頻率和輸出頻率,本次仿真中的輸入周期為2. 5μs,而輸出的周期為1.92 μs。INDATA、OUTDATE表示輸入數據和輸出數據。經過仿真,得到圖5所示的時序圖。

        由于幀的輸入頻率與輸出頻率不同,所以可能會造成數據輸出時出錯,因為數據輸入的時 鐘周期為2.5μs,數據輸出的時鐘周期為1.92μs,所以要想取得160 b所需要時間為16 0×2.5μs=400μs,而當緩沖器重讀取數據一所需要時間為(8+8+160)×1.92μs=33 7.92 μs,小于400μs,所以輸出的時鐘比數據輸入的時鐘至少要提前400-337.92=62.08μs,數據二的讀取時間需要(8+8+32+8+160)×192μs=414.72 μs,大于400μs,所以讀取數據二時不會出現問題。數據幀頭部的時序圖如圖6所示。

        4結語

        寬帶無線多媒體,采用自適應調制技術能達到高質量、高速、高靈活性的通信。 本文提出了一種針對TDMA/TDD自適應調制系統的數據幀結構的設計方法,并用軟件無線 電技術來實現這種數據幀結構,仿真結果表明,設計方法正確,實現結果令人滿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阜平县| 隆子县| 怀仁县| 五原县| 双柏县| 鞍山市| 南和县| 平乐县| 滨州市| 山东| 桐乡市| 年辖:市辖区| 江川县| 天长市| 开封县| 五华县| 望江县| 德惠市| 松桃| 历史| 峨边| 四川省| 福州市| 河北省| 天祝| 浠水县| 固原市| 阳朔县| 广平县| 南雄市| 和硕县| 安远县| 荥经县| 正镶白旗| 武冈市| 故城县| 屯留县| 万荣县| 云霄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