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設計應用 > TS流的CRC譯碼器設計

        TS流的CRC譯碼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12-12-25 來源:網絡 收藏


        3 UART設計
        UART的程序采用了自頂向下的分模塊設計方法,其功能模塊主要分為波特率產生模塊、起始位檢測模塊、發送模塊和接收模塊四部分。各個模塊分別編寫好并且仿真通過之后,再在頂層對其進行例化,使各個模塊能夠連接起來。
        3.1 波特率產生模塊
        設計采用的波特率為9 600 b/s,幀格式為1 b起始位,8 b數據位,無奇偶校驗位,1 b停止位。波特率的產生主要是使用累加的方法,當累加到一定值的時候,就給clk_bps一個時鐘的高電平,從而產生波特率。產生波特率的部分代碼如下:
        i.JPG
        波特率產生的RTL視圖如圖3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9722.htm

        a.JPG


        3.2 起始位檢測模塊
        起始位是UART傳輸數據的開始,因此起始位檢測的好壞至關重要,本設計采用了邊沿檢測技術來檢測起始位,當起始位的那個下降沿到來的時候,H2L_sig端口就會產生一個時鐘周期的高電平,為下面的接收做好準備,起始位檢測的部分代碼如下:
        j.JPG
        起始位的RTL視圖如圖4所示。

        b.JPG


        3.3 發送模塊
        發送模塊主要功能就是將FIFO里8 b的數據按9 600 b/s波特率一位一位地發送出去,最后再加上停止位,其RTL視圖如圖5所示。

        c.JPG



        關鍵詞: CRC TS流 譯碼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芮城县| 永安市| 松溪县| 华阴市| 江阴市| 庄浪县| 阳谷县| 塘沽区| 安徽省| 上饶市| 闽清县| 元氏县| 绥芬河市| 江源县| 石泉县| 阳东县| 巴里| 吉木萨尔县| 博湖县| 梅州市| 通榆县| 新蔡县| 白银市| 洪泽县| 昌宁县| 吉隆县| 澳门| 铜鼓县| 封丘县| 台北市| 张家川| 贡山| 万全县| 龙泉市| 招远市| 大洼县| 安西县| 鄢陵县| 政和县| 合阳县| 婺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