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irtex-6 FPGA的雙緩沖模式PCIe總線設計方案和
3.2 PCIE核配置
Virtex6 PCIE Endpoint Block[4]集成了傳輸層(TL)、數據鏈路層(DLL)和物理層(PL)協議,它完全符合PCIE基本規范,可配置性增加了設計的靈活性,降低了成本。其功能框圖與接口如圖5所示。其中收發器通過PCIE總線與Root Complex實現數據包的傳遞,PCIE總線由系統接口和PCIE接口組成;系統接口由復位和時鐘信號組成,PCIE接口由8條差分傳輸和接收對組成(8lane)。TX/RX Block RAM用來存儲來自DMA引擎和系統內存的數據,其大小可以通過Xilinx Core Generator配置。傳輸接口為用戶提供了產生和接收TLP的機制;物理層接口使用戶能夠觀測和控制鏈路的狀態;配置接口使用戶能夠觀察和配置PCIE終端的配置空間,即DMA寄存器;中斷接口實現DMA與PCIE核之間的中斷傳輸。用戶通過這些接口設計符合其需要的DMA引擎。

圖5 PCIE功能框圖與接口
本文使用Xilinx CORE Generator生成PCIE核,其主要配置參數如表1所列。

表1 PCIE核主要配置參數
3.3 總線主控DMA傳輸
參考Xilinx應用實例XAPP1052[5],本文設計的DMA結構框圖如圖6所示,各部分功能介紹如下:
①發射引擎。發射引擎產生傳輸層數據包(TLP)并通過傳輸接口發送至PCIE核,數據包的數據來自TX_FIFO,頭信息來自DMA控制/狀態寄存器,也負責驅動對DMA寄存器的讀取。
②接收引擎。接收引擎將來自上位機的數據包解碼并轉存至RX_FIFO中,也接收來自驅動的配置信息并將寄存器值寫入DMA控制/狀態寄存器中。
③DMA控制/狀態寄存器。該模塊是DMA的主控制器,控制著DMA復位、讀寫等操作;內存緩沖區的地址信息和TLP包長度等信息也存儲在該寄存器中。
④MSI中斷控制器。該模塊產生讀寫中斷,然后通過中斷接口通知PCIE核,進而通知驅動程序。
⑤TX/RX_FIFO.通過Xilinx Core Generator將FIFO配置為獨立時鐘異步模式,實現不同時鐘域的數據緩沖和位寬轉換。本文PCIE時鐘為250 MHz、位寬64位,而DSP核時鐘為200 MHz、位寬32位。
⑥PCIE核。該模塊為例化的PCIE集成塊,框圖和參數詳見圖5和表1.
⑦DSP核。該模塊為用戶設計的算法或者功能模塊,例如通過Simulink調用Xilinx庫實現某種功能。

圖6 DMA結構框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