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FPGA的一種新型8通道數據采集系統

        基于FPGA的一種新型8通道數據采集系統

        作者: 時間:2010-03-15 來源:網絡 收藏

         從第17個工作時鐘開始,在每個時鐘的下降沿MAX1300輸出A/D轉換后的數據。數據接收模塊RECEIVE在SCLK時鐘作用下對數據接收。接收機制采用通用UART設計機理,用16倍SCLK的時鐘RDCLK對每位數據進行16次采樣。若高電平采樣次數超過10次,則認為為“1”,否則為“0”。當16位數據接收完畢時,模塊將其轉換為并行數據輸送給數據處理模塊PROCESS。
        MAX1300工作時序如圖5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8312.htm


          為了防止A/D數據采集過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產生各種干擾(如尖峰干擾),采用類似于中值濾波的處理方法。設計中添加PROCESS模塊對數據進行處理。采集數據時,每個采樣10組,每組采樣3次。將每一組的中值取出后求其平均值,作為此次采樣數據的值。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外界因素對結果的影響,也為CPU進行下一步濾波減輕了負擔。PROCESS模塊對數據處理后,FIFOCS信號不變低,根據AD_CONTROL給出的CHANNEL信號,在FIFOCLK時鐘作用下將數據寫入對應的FIFO中,每路數據對應一個FIFO模塊。
          PROCESS模塊處理后的數據存儲在相應FIFO中,TMS32028335在適當時刻進行讀取。讀取數據時, CS和RD信號變低,根據地址線A2~A0,內部通過譯碼產生RDCS1、RDCS2等信號(內部譯碼部分圖5中未標出),從相應FIFO讀取相應通道的采集數據。
         本文提出一種新型8,適合應用在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統中。詳細介紹了A/D轉換模塊和CPU硬件設計電路,采用完成整個電路時序控制工作。同時,在內部設置數據預處理模塊,對所采集數據進行前置處理,減輕CPU負擔,加大其數據處理的能力。經實際工作測試,該設計很好地完成8通道、16位數據采集處理工作,達到系統指標要求。

        參考文獻
        [1] ASHENDEN P J. VHDL設計指南[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2] Altera Corporation. Cyclone Device Handbook,Volume 1, 2008,5.
        [3] 韓西寧,許暉,焦留芳.基于FPGA的同步數據采集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電子技術應用, 2009,35(1): 89-91.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衡阳市| 五台县| 东丰县| 日土县| 梓潼县| 黔南| 新安县| 同心县| 龙井市| 肇庆市| 泾源县| 库车县| 达日县| 丽江市| 临城县| 广灵县| 裕民县| 城口县| 洞口县| 枣庄市| 侯马市| 横山县| 南丰县| 亳州市| 哈巴河县| 施秉县| 荥阳市| 奈曼旗| 灌阳县| 高阳县| 宣恩县| 大荔县| 南京市| 廉江市| 广汉市| 江川县| 宜兰县| 本溪| 万全县|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