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0.6μmCMOS工藝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設計

        0.6μmCMOS工藝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1-12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7652.htm

          運算放大器是數據采樣電路中的關鍵部分,如流水線模數轉換器等。在此類設計中,速度和精度是兩個重要因素,而這兩方面的因素都是由運放的各種性能來決定的。

          本文設計的帶共模反饋的兩級高增益運算放大器結構分兩級,第一級為套筒式運算放大器,用以達到高增益的目的;第二級采用共源級電路結構,以增大輸出擺幅。另外還引入了共模反饋以提高共模抑制比。該方案不僅從理論上可滿足高增益、高共模抑制比的要求,而且通過了軟件仿真驗證。結果顯示,該結構的直流增益可達到80 dB,相位裕度達到80°,增益帶寬為74 MHz。

          1 運放結構

          通常所用的運算放大器的結構基本有三種,即簡單兩級運放、折疊共源共柵和套筒式共源共柵。其中兩級結構有大的輸出擺幅,但是頻率特性比較差,一般用米勒補償,可使得相位裕度變小,因而電路的穩定性會變差;套筒式的共源共柵結構,雖然頻率特性較好,又因為它只有兩條主支路,所以功耗比較小。但是這些都是以減小輸入范圍和輸出擺幅為代價的。因此,為了緩解套筒式結構對輸入電壓范圍的限制,本文提出了折疊式運算放大器結構的思路。折疊式結構比套筒式結構有更大的輸入共模電平范圍,但卻以減小增益和帶寬,增大噪聲和功耗為代價的。考慮到折疊共源共柵輸入級結構的功耗比較大,因此,本文選擇套筒式共源共柵結構作為輸入級,最后選擇了如圖1所示的結構的兩級運放結構。

        全差分結構的兩級運放結構

          1.1 主運放結構

          運算放大電路對環境噪聲具有更強的抑制能力。而套筒式結構則具有高增益、低功耗以及頻率特性好等特點。因此,第一級放大結構(即M0~M8)采用套筒式放大器結構作為輸入級。第二級(即M9~M11)為共源結構,以改善套筒式結構輸出擺幅小的缺點,同時相應提高運算放大器的開環增益。但是,隨著級數的增加,必然會增加電路的零極點,這對系統穩定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必須引入補償電容C3來補償額外的極點,使電路的相位裕度能滿足要求,并使性能穩定。另外,圖1申的VB1用于提供尾電流鏡偏置,VB2和VB3分別用于為PMOS和NMOS提供靜態直流偏置,這三個偏置電壓均提供有偏置電路。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mCMOS 0.6 工藝 全差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闵行区| 济宁市| 保康县| 伊春市| 建瓯市| 易门县| 汪清县| 云安县| 石狮市| 莱阳市| 武隆县| 安塞县| 田阳县| 青铜峡市| 乌审旗| 卓尼县| 资中县| 防城港市| 阜南县| 穆棱市| 甘泉县| 无棣县| 上杭县| 清水河县| 东乡族自治县| 阳江市| 扬州市| 塘沽区| 连州市| SHOW| 胶南市| 文化| 乐清市| 江永县| 贵阳市| 子洲县| 楚雄市| 岚皋县| 临夏县| 台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