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路中△I噪聲的危害分析
式中,IP為電源電流尖峰脈沖的峰值,tT=t2-t1=t4-t3為TP和TN同時導通的時間,f為輸入信號的頻率。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85811.htm
根據CMOS反相器對負載電容充、放電電流的波形,可求得iP和iN所產生的平均功耗為[1,2]:

式中, iP、iN分別表示負載電容CL充、放電電流。
CMOS反相器的動態功耗比靜態功耗大得多,一般情況下,靜態功耗可以不予考慮。
例如,對一個專門的CMOS反相器,VDD=15V,靜態電源電流IDD≤1μA,負載電容=60pF。輸入信號為理想的矩形波,頻率f=100kHz。據式(6)可得PC=CL f V2DD=1.35mW,而靜態功耗為PS=IDDVDD=0.015mW,顯然,PC>>PS。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數字IC的發展,頻率f(工作速度)不斷提高。同時,數字IC中門的數目越來越多,芯片上總電容(CL)也在增加。這都將引起功耗進一步增大。
從上述分析可見,△I噪聲會引起數字電路的功耗明顯增加,且隨著數字電路向高速度和大規模方向的不斷發展,這一問題會越來越突出,已逐步成為數字設計的關鍵問題之一。
5 輻射發射
對△I噪聲引起的輻射發射,小環天線方式是主要的。
設小環天線的環路面積為A、電流大小為I、電流頻率為f,則在距離為r處的自由空間的輻射電場強度為[9,10]:

式(8)表明,小型環狀天線的輻射強度與電流大小I、電流頻率的平方及環路面積A成正比。
由△I噪聲的基本特點可知, △I噪聲引起的輻射發射十分復雜,與很多具體因素有關,定量計算是很困難的。為了對△I噪聲引起的輻射發射的強度有一個定量的概念,作如下分析。
利用式(8)解環路面積A,可得到不超過標準發射限值的最大環路面積。面積A可表示為:

式中, ER表示輻射電場強度(μV/m),r表示環路與測量點的距離(m),f為電流頻率(MHz),I為電流大小(mA),A為環路面積(cm2)。
對一個TTL反相器,若取I=35mA,f=30MHz,r=3m,ER=100μV/m,則由式(9)可求得A=3.6cm2。
r=3m時ER=100μV/m是美國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標準B類產品(住宅應用)所允許的輻射限值。也就是說,當I=35mA、f=30MHz時,若A>3.6cm2,則輻射超標。
若再考慮到△I噪聲具有疊加性,以及數字電路的速度越來越高,則△I噪聲引起的輻射發射問題更為嚴重?,F在△I噪聲引起的輻射發射已成為很多數字系統(電子產品)難以通過EMC強制測試認證的主要原因。
△I噪聲主要引起數字系統的電源電壓波動、電路內部噪聲、輸出波形畸變和傳播延遲、功耗增加、輻射騷擾等嚴重問題。這些危害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會導致系統本身性能下降、工作出錯甚至完全失效。對系統本身造成的危害一般是多方面的,且往往相互交錯。另一方面會導致系統的輻射發射超標。輻射發射超標已成為很多數字系統(電子產品)不能通過EMC強制測試認證的主要原因。
△I噪聲的危害,與很多具體因素有關,一些危害相互交錯、相互影響,很難對它們進行簡單地分類。所以,目前對其建模與仿真尚在研究階段,是EDA技術中最困難的問題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