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數控直流恒流源的設計
3.3 數控部分
89C51單片機基本系統:數控核心采用89C55單片機與EEPROM ,RAM,地址鎖存器74LS373組成單片機的基本系統,并對P2口的P2.0經74LS138地址譯碼后作為8279的選通信號。在89C51引腳X1和X2接入晶振Y1和微調電容C5,C6就構成了時鐘電路,值為12MHZ[4-5]。
系統采用了上電自動復位和按鍵手動復位兩種方式。上電復位要求接通電源后,單片機自動實現復位操作。手動復位要求在電源接通的條件下,在單片機運行期間,操作按鈕開關10使單片機復位。上電自動復位通過外部復位電容C4的充電來實現。按鍵手動復位是通過復位端經電阻和Vcc接通來實現。
鍵盤為8×2按鍵式鍵盤,當有按下時,向CPU申請中斷,CPU在中斷程序中讀取鍵盤編碼,作相應處理。0-9號按鍵用來輸入0.02~2A的預置電流,在輸出端輸出相對應的電流,10號按鍵為單片機手動復位清零鍵。
鍵盤/顯示接口電路:在設計鍵盤/顯示接口電路時,使用8279鍵盤/顯示控制器,它能實現對鍵盤的自動掃描,并對顯示器進行自動刷新。
4 電路測試與分析
4.1 測試方法
測試所用儀器:數字萬用表,外接220V交流電源,低頻毫伏表。測試方法框圖如圖4所示。圖中RL為負載電阻,RS為取樣電阻,0.5Ω。
用萬用表測1和2兩端的值為實測電流值;用低頻毫伏表測3和4兩端的值為輸出紋波電壓值。誤差百分率測試:為了比較測量值和真實值的誤差,我們在20~2000mA之間選定了六個值相比較,測量數據記錄如表1所示,誤差百分率計算公式為:

(2)
式中:I1為顯示值,I2為測量值。

圖4 測試方法框圖
4.2 測試結果記錄
負載為5Ω時,輸出電流預置值、顯示值和測試值的對照表,見表1所示。
表1 顯示值與測量值對照表(RL=5Ω)
當改變負載電阻(RL=20Ω)時對恒流值的影響,其測試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當RL=20Ω時,測試數據記錄表
4.3 誤差分析
從測量結果來看,系統的誤差主要來源于:
⑴ 運算放大器和MOS管的電流放大倍數不夠大或者不穩定;
⑵D/A 轉換器和A/D轉換器存在一定的量化誤差;
⑶取樣電阻可能因溫度的變化引起了誤差;
⑷基準電壓的穩漂引起的誤差。
5 結論
本文是以AT89C55單片機為核心控制部件,通過由運算放大器和功率放大電路組成電流負反饋系統,來完成輸出電流的控制和恒定,從而提高了系統的精度。它的輸出電流可在0.02~2A之間變化,隨負載和環境溫度變化較小。該系統電路簡單、成本低、功耗小、可靠性高,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和應用價值。
更多好文:21ic電源
基爾霍夫電流相關文章: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