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推動產業變革
深圳電子產業:從輝煌到惶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4328.htm今年深圳很多電子企業經營得不太好。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深圳的電子產業這么惶恐?深圳電子企業又面臨哪些機遇?

以前大家講深圳電子產業,有賽格、華強北,還有走私。確實便捷是深圳電子業的第一大優勢;其次是PCB板的加工,經過30年的發展才積累起來;其次是三大依存,定單是海外的,原材料是海外的,最后用深圳的工人來做;第四大基礎是經過30年的發展,形成了深圳完善的傳統電子產業鏈,由于是基于消費類電子所形成的產業鏈,所以它的模式叫山寨模式。有一個小老板方陣,其中有方案商、代理商、配件廠商、品牌商和集成商等。但是現在這種模式現在出問題了。
要解釋深圳電子產業遇到的困惑,就要了解全球電子產業的變化趨勢。上世紀80年代晶體管開始起步,到2000年~2001是深圳最輝煌的時代,也是中國電子產業發展最輝煌的技術期,正好是數碼存儲-CMOS時代,所以這個時代深圳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數碼產品,像MP3播放器、MP4播放器、手機等。但隨后,3D器件和3D芯片封裝出來,這可能離深圳的機會越來越遠。未來將是納米材料。
SoC/SIP使摩爾定律有一點快走到頭的感覺。同時高集成思維也簡化了生產。

獨立廠商很困惑
現在不管是做硬件、軟件、APP,每一個獨立廠商現在都會做得很苦悶,為什么?因為他都看不到整個產業的情況。因為我們做半導體,我們還要去做應用;對做應用的人來說,要去做半導體,因為應用沒有利潤;做APP的說收不到錢,因此要去做硬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正好這個年代是半導體產業、通訊產業和物聯網產業發展到一個交界和融合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決定我們做任何創新,都必須從這三點開始的思考,從某一點開始思考就沒有未來。
例如無線已經發展到了4G-LTE,會使安防產業整個顛覆,深圳四千家安防企業可能會變成四百家。為什么?以前需要有布線的安防產業隨著無線的發展,不再用布線,因此現在控制布線項目的公司變少,安防產業最后也會變成消費類應用的產業。
中國真正的智能機最欠缺什么?是沒有整合。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國家扶持,一些好應用就不會被別人整合,因為企業沒有被整合的緊迫感。我們要學習三星和蘋果整合的產業鏈,要有生態鏈的思維。
很多本土企業、專家封閉自己,不想走到別人的生態環境或者生態系統中。我們本土企業需要從生態系統里面來考慮他的定位和適配。我們希望中國的互聯網整機廠家或其他領軍企業來引導本土產業鏈。
新一波創新大潮
以前深圳是一個快餐城市。但現在,“把技術拿來— 做配套—馬上賣出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實際上深圳有許多創新大潮,智能手機是一波,但是核心價值是在海外,平板電腦是第二個,第三個是智能家庭,第四波是前三個平臺周邊(包括游戲、玩具、移動辦公)機會。我估計未來智慧家庭會可能是手機5~10倍利潤率。智慧家庭融合了智能監控、聯網、醫療、人體、低功耗、便攜化等,很有發展前途。
(注:王瑩根據蔡錦江在2013賽迪半導體市場年會上的講話改寫,未經發言者審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