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實時操作系統的單片機應用系統設計
2.1 軟件設計
電子存包柜主要包括按鍵處理、顯示處理、通訊處理等模塊,由中斷處理條碼讀入和串口通訊。因此,可以把任務分為按鍵顯示、接收數據、命令處理、發送數據等4 個任務。
以主控單片機1 接收用戶按存包輸入密碼、鍵值處理、密碼顯示及箱子狀態顯示、發送開箱命令為例,說明主體設計思想。
主程序進行系統初始化以后,調用函數OSStart()設置多任務環境,為每一個任務建立任務堆棧,順序建立了4 個任務,等待相應任務的喚醒。用戶只需把自己想要實現的功能定義為任務,在cONfig.h 中聲明任務函數名和它的優先級,并且編寫好自己的代碼段就可以了,完全沒有了傳統編程下的那種上下調用的關系,系統會自動運行代碼。Small RTOS51 的移植主要是要配置OS_CPU.H、OS_CFG.H 和CONFIG.H 三個文件,其中OS_CFG.H 文件主要用于對操作系統的裁減和時鐘等的相關配置。
在 CONFIG.H 文件中定義4 個任務
#ifndef …..
…………
#endif





限于篇幅,向單片機2、3 的發送及接收單片機2 數據的程序略
4.結論
采用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使得編程效率更高、維護及修改也更方便,所以目前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在嵌入系統中。在低端的51 單片機應用領域,利用實時多任務操作系統的思想,采用Small RTOS 多任務平臺進行系統應用設計及改進,同樣也有現實意義。
本文創新點:將Small RTOS 多任務的思想應用在一個具體的單片機控制的電子式存包柜系統的軟件設計中,介紹了基于消息隊列的任務通訊的編程方法。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