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基于LIN總線的汽車HID前照燈自動調光系統

        基于LIN總線的汽車HID前照燈自動調光系統

        作者: 時間:2007-03-1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 要:針對前照燈對的需求,本文設計了一套的前照燈。介紹了的總體設計方案、硬件組成和軟件設計基本思想,并給出了軟件編程的基本框架。
        關鍵詞:前照燈;;步進電機控制

        引言
        是高壓氣體放電燈(High Intensity Discharge)的縮寫,也可稱為重金屬燈或者氙氣大燈。與傳統鹵素燈泡相比,有亮度高、壽命長、省電等優點。
        正是由于HID具有高亮度的特點,如果使用時照射高度調節不當,在會車時將會對迎面來車的司機造成強烈的眩目,產生安全隱患。為了規范HID前照燈的市場,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在ECE-R48條款中明確規定:裝備HID前照燈的車輛必須配備能夠全自動調節其照射高度的,也可稱之為前照燈水平自動調光系統。該系統工作時,會根據車輛負載的變化自動調整HID前燈的投射俯仰角度,確保其投射高度在合適的范圍內,既達到良好的照明效果,又不會對迎面車輛的司機造成眩目。

        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如圖1所示,系統可分為三個部分,即車身高度傳感器、中央控制單元和驅動執行單元。系統運作情況如下:該系統的主MCU(MC68HC908GZ60)采集車身前后軸高度傳感器的信號,經運算后發出控制信號分別給左右前照燈的水平調光步進電機,指示電機轉動到指定位置,完成自動調光。

        圖1 前照燈自動調光系統方案設計


        系統硬件設計
        車身高度傳感器
        該系統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測定車內兩個基準點(約前、后軸位置)到地面的距離差得出車輛的傾斜角度信號,從而進行水平調節。可選擇光電編碼式的車高傳感器,把車身高度的變化(懸架變形量的變化)變換成傳感器軸的旋轉,將檢測出的旋轉角度信號轉變為電壓信號輸入MCU。實驗中,車身高度傳感器在車左前輪和左后輪內側各裝一個。

        中央控制單元
        系統中央控制單元采用飛思卡爾(Freescale)公司生產的MC68HC908GZ60芯片為主MCU,配合其他必要元件組成控制單元電路。該芯片主要特性有:8位HC08型CPU,開發資源豐富,兼容性好;片載60KB Flash EEPROM,2KB RAM;24通道A/D轉換模塊,10位精度。

        此外,選擇飛思卡爾MC33399芯片與核心MCU通過SCI口相連,作為收發器。該芯片最多可以驅動16個節點。

        之所以選擇LIN總線,是因為它已經是車用總線中較為普及的一種,它的優點是芯片價格低廉,性價比高。LIN總線信號傳輸速率可達19.2kbps,一般用在對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控制場合,例如電控門窗、車燈開關控制等。
        LIN總線主節點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



        圖2 LIN總線主節點電路原理圖


        驅動執行單元
        驅動執行單元,主要是通過獲取LIN總線上的信號,來控制步進電機轉動,從而帶動前照燈反光板沿垂直方向轉動,完成水平調光。

        此處選擇了美國AMI半導體公司的AMIS-30623步進電機控制芯片。該芯片屬高集成度芯片,內建了電源模塊、控制器、LIN總線收發器和步進電機驅動。其主要特性有:最高峰值電流輸出達800mA;提供最高達16細分數的步進電機驅動;內建加減速算法;完全兼容LIN1.3規范。

        由于AMIS-30623芯片本身不可重新編程,一切操作均通過LIN總線調用其內部函數來完成,所以使用起來十分簡便。內建的加減速算法對于控制步進電機變速運動非常有效。

        LIN總線從節點電路原理圖如圖3所示。



        圖3 LIN總線從節點電路原理圖

        系統軟件設計
        軟件方面,采用1ms定時中斷采集,每次中斷到來時采取一組傳感器輸出的電壓值。經過預判斷后,將有效數據保留,帶入公式計算,得出需要步進電機轉動到的目標位置。通過LIN總線向相應的AMIS-30623芯片發送信號,控制步進電機按加速―勻速―減速的方式平穩運動到相應位置。該程序在Freescale CodeWarrior 5.7.0環境下編譯通過。主程序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系統主程序流程圖

        實驗結果
        為了驗證該系統的動態調光性能,在實驗室環境下搭建了一個能夠模擬車身俯仰運動的實驗平臺。實驗過程中,控制平臺本身按一定幅度作俯仰運動,測得調光系統階躍響應時間約420ms,調整時間小于1s,穩態誤差約0.035,滿足了動態自動調光的基本要求。

        結語
        該系統實現了對前照燈自動調光的基本功能,為進一步開發更為復雜的自適應前照燈系統(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奠定了基礎。

        此外,該系統實際上是一套LIN總線和單片機的小功率步進電機控制系統。LIN總線作為一種成本低廉、有較強容錯性的局域總線,在汽車和工業控制等環境中正得到越來越廣泛地應用。該系統易開發、易維護、成本低廉,可最多添加至16個子節點,增減節點前后軟件方面完全兼容,無需重新編程。因此,該設計方案在小功率步進電機控制領域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齊志鵬,汽車傳感器和執行器的原理與檢修,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2.9:224~226
        2 MC68HC908GZ60 Data Sheet Rev. 3.0, Freescale, 2006
        3 MC33399 Data Sheet Rev. 6.0, Freescale, 2005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腾冲县| 涟源市| 福贡县| 宝兴县| 五大连池市| 济阳县| 伊宁县| 建阳市| 临澧县| 青海省| 阳春市| 宝鸡市| 通江县| 沙田区| 子长县| 加查县| 华容县| 开化县| 常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安徽省| 定兴县| 天全县| 郸城县| 高唐县| 鄂托克前旗| 滦平县| 清远市| 罗城| 休宁县| 华池县| 仙游县| 白玉县| 南和县| 武鸣县| 本溪| 山东| 三河市| 荣成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