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型LED結溫和熱阻在不同電流下性質研究
表1:正向電壓法測得的各種顏色1W功率LED在不同驅動電流下的結溫值
其次,從表中可以看出,由AlGaInP材料制作的紅色、橙色LED結溫在相同驅動電流下結溫差距不大,由InGaN材料制作的藍色、綠色、白色LED的結溫也很相似,而由AlGaInP材料制作的LED的結溫要遠遠低于InGaN材料制作的LED。這是由于材料禁帶寬度差異,在相同輸入電流下InGaN材料制作的LED電壓值要高于AlGaInP材料制作的紅色、橙色LED,雖然InGaN材料LED的光電轉換效率要高些,但其電功率轉換成熱功率的值仍要大于Al-GaInP紅色、橙色LED。即在相同驅動電流下,In-GaN材料LED產生的熱功率要大于AlGaInP材料的紅色、橙色LED。而且,由于InGaN材料的P型摻雜濃度低于AlGaInP材料,導致InGaN芯片的串聯歐姆電阻要大于AlGaInP材料的串聯歐姆電阻,大電流條件下串聯歐姆電阻產生的熱量[7]也是導致兩種芯片LED結溫不同的重要因素。
再次,AlGaInP材料制作的紅色LED的結溫要低于相同芯片材料的橙色LED,反證了文中關于圖2
的解釋是合理的。
3.3 正向電壓法、紅外熱像儀法比較
采用實驗室自制的1mm×1mm芯片進行了正向電壓法和紅外熱像儀法測量結溫的方法比較。圖5是兩種方法測得的1W藍光LED在不同驅動電流下的結溫變化曲線。由圖可以看出,兩種方法測得的結溫值基本相同,無論哪種方法,結溫均隨驅動電流的增加而增大。正向電壓法得到的是平均溫度效應。相比之下,紅外熱像儀法能夠快捷地獲取器件表面的溫度分布圖像,展現芯片質量的全局概況,并能清晰顯示出可能導致器件熱失效主要因素——熱斑的分布密度,尤其近些年來,通過結合現代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圖像處理技術,光學測溫技術的靈敏度、精度、穩定性和自動化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但其缺點是只能測量未封裝的裸露芯片,封裝后的芯片必須拆封后才能進行測量,并且測量儀器昂貴。
圖5:正向電壓法和紅外熱像儀法測得的藍光LED結溫
圖6是利用紅外熱像儀測得的藍光LED在驅動電流為800mA時的表面溫度分布圖。由圖可以看出,該種倒裝結構的大面積區域溫度分布比較均勻,最高溫度為79.37°C,主要集中在N型電極壓焊點附近的P區。最低溫度為70.43°C,溫差較小,主要原因是這種LED芯片采用了環形插指電極結構減小了電流擴展路徑,使電流在N型區流動的橫向電阻減小,產生熱量降低,所以器件溫升小。
圖6:1W 藍光LED表面溫度分布
4、結論
通過對不同驅動電流下各種顏色LED結溫和熱阻的測量發現,任何顏色LED的熱阻均隨驅動電流的增加而變大,其中InGaN材料的藍光、白光LED在小于額定電流下工作時,熱阻上升迅速;驅動電流高于額定電流時,熱阻上升速率變緩。其他顏色LED熱阻隨驅動電流變化速率基本不變。結溫也會隨驅動電流的增加而變大。相同驅動電流下,由AlGaInP材料制作的紅色、橙色LED結溫要低于In-GaN材料的藍色、綠色、白色LED的結溫。比較了正向電壓法和紅外熱像儀法測得的藍光LED結溫值,分析了兩種方法的優缺點。結果表明,紅外熱像儀法能夠直觀地反映芯片的最高溫度區域,器件的失效最終還是由最高溫度決定的;但正向壓降法測得的結溫與紅外法差別不大,作為一種快捷方便非破壞性的方法,可以首先被普遍采用。
紅外熱像儀相關文章:紅外熱像儀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