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基于骨架模板配準的OLED顯示屏斑痕缺陷檢測技術

        基于骨架模板配準的OLED顯示屏斑痕缺陷檢測技術

        作者: 時間:2011-09-29 來源:網絡 收藏

        (Organic LED)作為新一代的顯示設備,隨著生產工藝的日趨完善,目前已廣泛應用于MP3、手機、數碼相機等低功耗的設備中。在圖像處理的自動化檢測過程中,為保證產品的質量,生產商迫切需要一種有效的算法,以快速抓取和識別中存在的各種。在的各種中,(也稱其為Mura缺陷)是最常見、最復雜的,同時也是最難檢測的一種缺陷[1-2]。主要表現為對比度低、邊界模糊、形狀多樣、亮度顯示不均勻等特征。因此,如何有效地檢測缺陷已成為顯示屏制造過程的關鍵環節。
         近年來,隨著圖像處理理論的發展,相關研究人員已提出了很多檢測算法。Yen PingLang等提出了背景圖像重建的檢測方法[3],KUO C C.提出了利用離散余弦變換濾除背景圖像的方法[4]。由于缺陷的對比度低、邊界模糊、形狀不定,再加上顯示屏本身的發光亮度難以達到完全均勻、CCD噪聲等因素的影響,給提取斑痕缺陷增加了難度,應用常規的閾值分割、邊緣提取等方法已不能有效地提取斑痕缺陷。
        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斑痕缺陷檢測方法。在系統啟動階段,根據所采集圖像創建理想,利用細化技術提取OLED顯示屏的信息,實現圖像與原始圖像的快速配準,并進行相減運算;然后,通過大津法(即最大類間方差法或稱為OTSU算法)確定的閾值,分割相減以后的圖像,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斑痕缺陷。該算法流程如圖1所示。
        1 顯示屏模版的提取
         (Skeleton)又稱中軸(Medial Axis),是圖形幾何形態的一種重要拓撲描述。骨架是一種線型的幾何體,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8830.htm

        式中,S(i,j)為原始圖像,T(i,j)為圖像,D(i,j)為差影后的圖像。
         在實際缺陷算法中,依據圖4中的每一個點作為控制點,將原始圖像與小的模板圖像采用差影法,求得整幅圖像的差影圖像,差影法檢測流程如圖5所示。采用這一差影檢測方法,將圖2所示原圖像經差影處理后的圖像如圖6所示。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深圳市| 扶余县| 西和县| 和平县| 固镇县| 景泰县| 田阳县| 大厂| 务川| 涿州市| 九台市| 辰溪县| 武穴市| 阳谷县| 勃利县| 呼和浩特市| 小金县| 台山市| 仪征市| 临西县| 剑河县| 麻栗坡县| 八宿县| 上饶市| 石家庄市| 林周县| 上犹县| 塘沽区| 巴南区| 绍兴市| 普定县| 临漳县| 新干县| 大邑县| 乌什县| 三都| 嘉定区| 东山县| 汤阴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