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參數
多媒體
目前,在顯示器上集成聲頻放大器、揚聲器、活筒甚至內置耳機插孔的產品已日見增多。一些顯示器所帶的揚聲器的音頻質量并不比一些市場上所售的廉價音箱差,同時還避免了雜亂的連接電纜,節省了桌面空間,并提供了極為方便的連接,因此受到用戶的歡迎。
數字調節及記憶功能
大屏幕顯示器都采用了單芯片電腦技術進行數碼模式控制,它能以按鈕形式實現對圖像形狀、灰度、亮度、色彩等參數地控制。對于用戶自己對顯示器某些參數的設置和對失真的調整結果也可以快速記憶并且完整重現。
綠色環保
在全部電腦部件中,如果從發出的電磁波輻射劑量來排名的話,顯示器無疑穩居冠軍。又由于它直接面對使用者,因此對使用者身體健康的影響也最大。同時,彩色顯示器尤其是大屏幕彩色顯示器的電能消耗也是整個電腦系統中的大戶,在工作狀態下,14″彩色顯示器耗電一般達到80~90瓦,15″彩色顯示器可達到110瓦,而17″彩色顯示器則可達到150瓦!由此可見,彩色顯示器的能耗是相當大的。因此,降低顯示器的輻射和能耗,是現代顯示器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這方面通常遵循兩個標準,一個是限制顯示器能源消耗的美國EPA“能源之星”標準和國際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的DPMS(Display power Management:顯示電源管理)標準;另一個就是限制彩色顯示器電磁輻射劑量的MPRⅡ規范(由瑞士政府提出并立法)和歐洲采用的更為嚴格的TCO'92標準。
目前各大顯示器廠商所推出的產品,尤其是大屏幕產品均能滿足上述兩個規范和標準的要求,而且還有所提高和發展。對于延長顯示器壽命,節省電力起了很大作用。
USB技術
USB即“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總線),這種總線接口技術是隨著奔騰586主板發展起來的,它與其它幾種總線接口最大的不同是:允許用戶將多種設備(如鼠標、鍵盤、掃描儀、光驅等)同時連接到主板上,取代了過去的多很信號線;而且可以在系統工作狀態下進行插拔而毋須關機,只要一連接上新的外部設備,系統就能自動檢測和判斷到新設備的類型、參數等并驅動它開始正常工作,而不像傳統方式那樣必須重新啟動整個系統。從1997年開始,已經有一些顯示器廠商開始改變反對USB的態度,USB將在今后逐步成為一種趨勢。
畫中畫
也稱同屏幕顯示(OSD-ON SCREEN DISPAY)或展示式調控系統(OSM-ON SCREEN MANAGER )。該功能是為了方便用戶調節顯示器各參數建立的,用戶可以很清楚地從屏幕上看到調控屏幕的各項菜單,可控制屏幕圖像大小、位置、失真調節、屏幕幾何形狀甚至色溫選擇。
色溫調節
白光是其它純色光混合的產物,不同的色溫決定了不同基色的白光,有的藍色光成份多,有的綠色光成份多,不同的用戶可能有不同的喜好,這可以通過色溫調節功能來解決。通過此功能可以選擇偏暖或偏冷色,在不同亮度中通過色溫調節,可使得色彩看起來更悅目,效果更好。
R(紅)、G(綠)、B(藍)三原色獨立調節
紅、綠、藍三原色可以混合出世界上所有的顏色,通過顯示器的三原色通道進行獨立的調節,無論你需要何種色彩,都可以任意搭配。這適合要求嚴格的專業人員使用,MAG、NEC均有此類產品。
自動 /手動消磁
顯示器因受地球磁場和周圍環境磁場的影響,屏幕的不同位置可能呈現不同的偏色,而自動消磁功能可使顯示器接電后自動消磁,令顯示器的影像更穩定自然,但自動消磁對較強磁場引起的顯示器偏色問題無能為力。手動消磁則顯得專業多了,當顯示器穩定一段時間后,使用手動消磁功能,就可以解決偏色問題。15″以上的MAG顯示器全部提供了手動消磁功能,SONY、NEC也均有此類產品。
BNC連接
使用同軸BNC電纜把顯示器連接到你的高級圖形加速卡上,這種連接方式比標準的VGA連接方式能提供更好的信號質量,有的顯示器支持兩種連接方式,如EIZO FLEXSCAN,使用兩臺PC機的工作可以通過按一個按鈕在兩者之間來回切換。
顯示器的選購
顯示器不同于主板、軟硬盤驅動器、光驅等以數字電路為主體的部件,它是既具有通用數字電路,又有大量模擬電路及專用電路的高電壓、大電流、大功率、強磁場設備。正因為如此,才使得顯示器的一致性較差。因此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直觀判斷方法,才能正確鑒別顯示器的優劣。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直觀判別一下顯示器。
鑒別掃描頻率的高低
掃描頻率不僅是顯示器的最重要指標之一,而且也決定著顯示器檔次與價格。專業生產廠商的產品一般都在顯示器背面或說明書上注明有掃描頻率。一般來說,行掃描頻率應達到48KHz以上。如果裝上圖形加速卡(卡上至少要配有1MB的顯示內存),那么在Windows下進行分辨率設置比較,即可一目了然。但如果電腦只是配備了廉價顯示卡(僅有256KB或512KB顯示內存),就無法用上述方法進行鑒別了。直觀判斷的方法是,運行高分辨率中文字處理軟件,觀察顯示字符(不能用圖形、圖像)的細小線條,若屏幕每個部位都同樣清晰,則說明該顯示器行頻較高(清晰度越高,說明行頻越高),幾臺同時比較即可做到心中有數。
判斷是否為逐行顯示器
隔行和逐行兩種顯示器價格不同(如中檔14″顯示器,兩者相差一百多元),性能也有差別,一般不容易辨別。直觀鑒別方法是:接上圖形加速卡(卡上至少配有2MB的顯示內存),再逐步提高顯示工作模式,當分辨率提高一定比值時,隔行顯示器就有閃爍的現象,而逐行顯示器則沒有。僅憑這一點即可做出判斷。從說明書看,只有行頻高于48.4KHz的14″顯示器,才可能支持高分辨率下的逐行掃描。要特別注意的是,設置高分辨率時,一定要把握分寸,不可盲目操作,否則有可能損壞顯示器。
鑒別視頻帶寬
視頻帶寬同樣是衡量顯示器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這對15″以上大屏幕顯示器尤為重要。從說明書上看,15″的視頻帶寬要求至少在64MHz以上,17″至少在75MHz以上,21″的顯示器不能低于110MHz。直觀鑒別方法是:運行一個電子表格軟件,并仔細觀察屏幕表格線的橫、豎直線是否粗細一致,同時調整對比度旋鈕,看橫、豎線能否同時截止(消失)。線條粗細差別越小,同時截止的靈敏度越高,說明該顯示器的視頻帶寬指標越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