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基于空封技術的白光數碼管實現方法研究

        基于空封技術的白光數碼管實現方法研究

        作者: 時間:2010-08-17 來源:網絡 收藏
        這種方法存在的2個關鍵部分是GaN基藍光芯片和作為光轉換的熒光材料。GaN基藍光芯片的選擇不僅要考慮芯片本身的特性,還應兼顧熒光材料的選擇。熒光材料的選擇必須滿足以下2個條件:
        (1)熒光材料的激發光譜必須與所選擇的藍光芯片的發射光譜相匹配。目前國際上常采用波長為460~470 nm的GaN基藍光芯片作為基礎光源,這樣就要求熒光材料的激發光譜在460~470 nm,這樣可以確保獲得更高的光轉換效率;熒光材料的發射光譜。
        (2)熒光材料的發射光譜與藍光芯片的發射光譜能夠匹配成,從CIEl931色坐標圖可以看出,想要匹配成,熒光材料的發射光譜應在555 nm左右。上述要求,普遍選用YAG:Ce3+光轉換材料。
        由于這種方法采用單顆芯片與單種熒光粉,主要采用YAG:Ce3+熒光粉轉換效率高,操作上較易,且沒有紫外成份,不會造成紫外輻射污染,是目前制作管的主要方向。

        2 管封裝
        管品質優劣的關鍵在封裝。封裝對數碼管的性能、可靠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劣質封裝會導致數碼管光子損失嚴重,光通量和光效低,光色不均勻,使用壽命短等多種缺點。目前發展的典型白色數碼管結構難以適應照明光源的要求,封裝用的樹脂和光學結構等有待采用新設計思想、新工藝和新材料,以臻工藝完善,適合固體照明光源的發展。在繼承其原有優良性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擯棄舊的框架,創新性推出有自己特色的新白光數碼管封裝技術。
        2.1 傳統工藝存在的問題
        傳統封裝工藝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圖4所示為傳統工藝流程圖)。灌封膠材料的選擇和封膠工藝對數碼管光效參數的影響。在數碼管使用過程中,輻射復合產生的光子在向外發射時產生的損失主要包括3個方面:芯片內部結構缺陷以及材料的吸收;由于光子在出射界面折射率差而引起反射損失;由于入射角大于全反射臨界角而引起全反射損失。因此,很多光線無法從芯片中出射到外部。通過在芯片表面涂覆一層折射率相對較高的透明膠層(灌封膠),由于該膠層處于芯片與空氣之間,從而有效減少了光子在界面的損失,以提高取光效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6638.htm


        目前常用的灌封膠包括環氧樹脂和硅膠。環氧樹脂的固有缺點是耐沖擊損傷能力差,韌性差比較脆,耐熱性能也較低(小于170℃)。由于硅膠具有透光率高,折射率大,熱穩定性好,應力小,吸濕性低等特點,故性能優于環氧樹脂。但研究表明,硅膠性能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大。隨著溫度升高,硅膠內部的熱應力加大,導致硅膠的折射率降低,從而影響數碼管光效和光強分布。傳統的熒光粉涂敷方式是將熒光粉與灌封膠混合,然后點涂在芯片上。由于無法對熒光粉的涂敷厚度和形狀進行精確控制,導致出射光色彩不一致,出現偏藍光或者偏黃光。
        2.2 技術
        技術作為數碼管封裝的新工藝技術,是在原有技術基礎上研制的。在傳統數碼管工藝的基礎上,去掉環氧樹脂灌封高溫固化2個生產環節。應用已經固晶接好線的線路板套接外殼后,再壓蓋成型。最后在顯示表面貼一張散射膜,以得到生產需要的白色光(圖5為應用技術制作數碼管的工藝流程圖)。利用空封技術工藝可以解決傳統工藝上的這些問題:


        (1)空封技術制作數碼管省掉了封膠、烘烤的制作流程,解除了傳統工藝中選擇封膠材料難的問題。
        (2)以刷熒光粉工藝技術替代點熒光粉工藝,解決了傳統工藝中點熒光粉精度的問題。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江市| 淮北市| 洛隆县| 巩义市| 扎赉特旗| 莎车县| 通化县| 鄂州市| 昆明市| 保定市| 苏州市| 许昌县| 米林县| 金平| 河北省| 黄梅县| 大余县| 远安县| 湖州市| 仁寿县| 祥云县| 邵武市| 和顺县| 康保县| 洪雅县| 顺昌县| 汉阴县| 重庆市| 庆元县| 长子县| 安多县| 正蓝旗| 万宁市| 宁陕县| 翼城县| 苏州市| 安庆市| 钟祥市| 汨罗市| 云阳县|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