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業(yè)界動態(tài) > 工研院日本小森觸控面板制程大突破

        工研院日本小森觸控面板制程大突破

        作者: 時間:2013-08-29 來源:FPD制造 收藏

          輕薄的窄邊框設計已成智能手持裝置的發(fā)展主流,工研院和日本大廠小森(Komori)共同發(fā)表“非黃光之卷對卷超細線印刷技術”,是全球首次以低于20μm(微米)的精密導線印刷技術開發(fā)出窄邊框薄型模塊。目前正在和臺灣廠、系統(tǒng)廠談共同合作,希望藉此延續(xù)臺灣產(chǎn)業(yè)競爭優(yōu)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4417.htm

          經(jīng)濟部技術處長林全能表示,經(jīng)濟部力推智能手持裝置雄才大略計劃,在未來4年將投入40億元。過去工研院累積了很多卷對卷(roll-to-roll)的研發(fā)能量,建立了完整的卷對卷試量產(chǎn)實驗線。

          目前大部分廠商仍以黃光蝕刻制程制作,不僅步驟繁復且成本高昂,工研院以卷對卷設備與傳輸技術,將精密導線印刷技術導入觸控制程,在超薄基板上以直接印刷方式進行導線制作,可取代黃光蝕刻制程,只要一臺設備就可取代傳統(tǒng)圖案化濺鍍、涂布到顯影、印制及蝕刻等7臺機臺。在金屬導線的材料使用率也從5%提高至95%,完成觸控面板4~5層的制程,具有高效率、環(huán)保及大幅降低成本等優(yōu)點。

          工研院電光所所長劉軍廷表示,次工研院與小森共同發(fā)表的制程已可達到7μm,與黃光蝕刻制程達到同樣水平,且更能節(jié)省時間及成本。此印刷技術可應用于觸控面板,延續(xù)臺灣觸控產(chǎn)業(yè)競爭優(yōu)勢,未來可用在OLED照明、下世代軟性電路板等應用上。

          小森社長新妻勉(Tsutomu Niitsuma)表示,臺灣是觸控產(chǎn)業(yè)龍頭,因此決定來臺和工研院合作開發(fā)設備,讓技術實現(xiàn)。其中凹版印刷專利在小森,而卷對卷制程、設計等相關專利在工研院。新設備已經(jīng)可以量產(chǎn)。



        關鍵詞: 觸控 面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神木县| 宜阳县| 宜君县| 高要市| 沽源县| 三亚市| 宝应县| 古丈县| 荣昌县| 大竹县| 西贡区| 大连市| 鹤岗市| 芜湖县| 赤壁市| 衡南县| 宁都县| 扎赉特旗| 阳西县| 滕州市| 洪泽县| 屯门区| 宣汉县| 淅川县| 巴彦淖尔市| 平远县| 开化县| 洛隆县| 恩平市| 巍山| 兰考县| 盈江县| 海门市| 伊川县| 开江县| 新津县| 屏东市| 葫芦岛市| 大渡口区| 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