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物聯網與傳感器 > 設計應用 > 基于RSS的多目標節點定位算法

        基于RSS的多目標節點定位算法

        ——
        作者:張原 劉穎 徐高潮 耿曉中 時間:2013-08-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MTL-算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4387.htm

          MTL-算法將定位區域劃分成大小相同的網格,首先粗略定位節點所在的網格,根據粗略定位結果縮小定位區域和網格尺寸,迭代運行GridL(Grid Localization)算法,實現精確定位。具體步驟如下:

          Step1:初始化定位區域;
          Step2:定義網格尺寸;
          Step3:運行GridL算法,若定位誤差<=閾值,輸出結果,若定位誤差>閾值,轉step4;
          Step4:調整定位區域,轉step2;

          定位區域的計算

          1)定位區域初始化

          算法根據RC的路徑坐標序列

          GridL算法描述

          圖1給出了GridL算法的偽代碼。表1給出了GridL算法使用的符號及其解釋。MT-算法嵌套了內外兩層循環。外層循環即算法第4行到第29行,用來估計節點數量。假設節點數量M從1開始取值,并隨循環逐次遞增,根據(M-1)個節點坐標估計第M個節點坐標。當節點數量增加,但模型BIC取值不增加時,算法結束。內層循環即算法第11行到第20行,用來調整外層循環確定的M個節點的位置坐標。當模型BIC取值最大時,獲得節點數量為M時的位置坐標。

          算法第13行的函數findBIC(R,j)根據前j個節點的位置坐標,估計第(j+1)個節點的位置坐標。該函數分別假設第(j+1)個節點在定位區域內的每個網格中,并分別計算相應的BIC取值,BIC取值最大時對應的網格坐標就是第(j+1)個節點的坐標。

          實驗

          本文用仿真實驗和實測實驗分別驗證算法的有效性和準確性,使用Matlab 7.0來實現MTL-GMM算法。

          實驗使用的信道傳播模型的參數取值如表2所示。實驗用平均定位誤差衡量算法的性能,如公式(6)所示。

          仿真實驗

          我們用NCTUns v5.0[14]模擬實驗場景,將8個分別放置在180m×300m的區域里,將一個可移動的做為信標節點RC,如圖2所示。圖中叉號表示傳感器節點所在的位置,曲線表示RC的移動路徑,圓圈表示估計的傳感器位置。傳感器節點的通信半徑設為100米。RC采集的序列長度為300。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江安县| 莲花县| 林西县| 色达县| 墨玉县| 岫岩| 额济纳旗| 柞水县| 黔南| 大渡口区| 大厂| 榆中县| 陇南市| 曲周县| 苏尼特右旗| 平陆县| 当阳市| 凭祥市| 芦溪县| 绍兴市| 方城县| 庄浪县| 广州市| 古交市| 灵台县| 烟台市| 遂昌县| 西畴县| 星子县| 富民县| 高邑县| 嘉祥县| 类乌齐县| 宁南县| 临夏县| 长岭县| 铜山县| 清流县| 应城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