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數控機床切削加工過程的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研究

        數控機床切削加工過程的模型參考自適應控制研究

        作者: 時間:2009-12-03 來源:網絡 收藏
        在由機床、刀具、工件組成的系統上進行是一個動態,有許多因素和參數(如工件毛坯裕量不勻、材料硬度不一、刀具磨損、刀刃積屑瘤、受力變形、振動和熱變形等)將使不能處于最佳狀態,從而影響切削的生產效率、質量和經濟效益,甚至還會影響切削過程的正常進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一種機床的自方法,在切削過程中采用該方法能根據隨時變化的實際切削條件及時修正切削用量。

          根據(MRAC)思想,建立了切削加工過程MRAC,然后對進行動力學過程仿真。同時,分別對加工過程的反饋閉環和開環控制進行仿真,并將這3種仿真結果進行比較,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出,MRAC的機床切削加工性能指標最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3446.htm

        1MRAC的工作原理

          的MRAC是以機床、刀具、工件系統所完成的切削過程作為調節對象。該控制系統的原理結構如圖1所示。它除了一般數控機床的位置和速度控制回路以外,還增加了MRAC反饋回路。當系統受到各種隨機因素的干擾后,切削過程的狀態參數立刻發生變化,通過傳感器隨時檢測這些參數的數值并經轉換,在MRAC控制單元中與給定的評價指標或約束條件(即期望的性能指標)進行判別和比較,得到性能指標偏差,然后給主機CNC輸出校正信號,對系統的輸人參數進行修正,從而使切削過程向預定的指標和條件轉變,以達到最佳狀態。


        圖1數控機床MRAC系統結構

        2機床切削加工MRAC模型的建立

          機床切削加工過程MRAC模型如圖2所示,由伺服機構、切削過程、模型調節機構、前饋裝置和反饋裝置等環節組成。


        圖2切削加工過程MRAC模型框圖

          伺服環節可用一個二節系統表示:

          (1)

          式中:s為拉氏變換的算子;u為伺服輸入(V);Kn為伺服增益(mm/(V?s));ωn為伺服系統的自然頻率(rad/s);v為進給速度(mm/s);ξ為阻尼系數;f為進給量(mm/r),可表示為:

          (2)

          式中:n為主軸轉速(r/min);戶為銑削時刀具的齒數,車削時p=1。

          考慮到模型調節機構是作為理想的性能指標,因此,該環節依然和伺服機構的環節一樣,即

          切削加工過程的靜態切削力Fs可表示為:

          (3)

          式中:Ks為切削比力(N/mm2),m為指數(一般m1),Ks、m都取決于工件材料和刀具形狀;a為背吃刀量(mm)。

          根據不同加工過程特性,Fs動態過程也可由式(3)表示。假設m=1,其動態過程可用一個一階系統來表示:

          (4)

          式中:τ為時間常數。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柘荣县| 武邑县| 开阳县| 冷水江市| 信宜市| 稷山县| 盐边县| 普兰店市| 凤冈县| 商都县| 德兴市| 喜德县| 刚察县| 顺平县| 武川县| 丰城市| 莲花县| 蚌埠市| 克什克腾旗| 合阳县| 云浮市| 威远县| 平邑县| 黄浦区| 巩留县| 搜索| 壤塘县| 张家界市| 柏乡县| 湖北省| 巴里| 祁连县| 五莲县| 阿瓦提县| 涡阳县| 临澧县| 军事| 潞城市| 长沙市|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