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多路振弦傳感器的掃頻激振技術

        多路振弦傳感器的掃頻激振技術

        作者: 時間:2010-06-21 來源:網絡 收藏
        振弦式是目前應力、應變測量中較為先進的之一。振弦式的輸出是頻率信號,信號處理過程中無須進行A/D及D/A轉換,因此,抗干擾能力強,信號傳輸距離遠,而且對傳輸電纜要求低。另外,振弦式傳感器還具有結構簡單、精度高、壽命長等特點, 因而一直受到工程界的關注。在工程應用中,振弦式傳感器可以埋入或焊接在被測試件上,基本不存在粘貼劑老化和脫落問題,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和重復性。對于微小的被測力變化可產生較大的頻率變化,具有很高的靈敏度。
        隨著現代電子讀數儀、材料及生產工藝的發展,振弦式儀器也不斷得以完善,成為新一代工程儀器的潮流,被廣泛應用在建筑物基礎、大壩、橋梁、公路、核電站的水泥外殼等需要對受力、位移、微裂縫的測量中,還可以作為電子秤、皮帶秤、汽車秤等的關鍵傳感器。為了準確測量應力、應變的變化,除了要研究振弦式傳感器的材料特性外,還必須解決振弦傳感器的激振和測頻讀數。為此,本文對振弦式傳感器的激振技術和測頻讀數技術展開了研究,介紹了基于PIC16F873單片機內比較輸出模式的多傳感器的掃頻激振技術。
        1 傳統的間歇激振方法[1]
        為了測量出振弦的固有頻率,必須設法激發弦振動。激發弦振動的方式一般有2種:(1)連續激振方式。這種方式又分為電流法和電磁法,在電流法中,振弦作為振蕩器的一部分,振弦中通過電流,所以必須考慮振弦與外殼的絕緣問題。若絕緣材料與振弦熱膨脹系數差別大,則易產生溫差,影響測量精度,連續激振容易使振弦疲勞。(2)間歇激振方式。如圖1所示,振弦上裝有一塊小純鐵片,旁邊放置電磁鐵,當電磁鐵線圈通入脈動電流i后,電磁鐵的磁性大大增強,從而吸住小鐵片(振弦);當線圈中無電流流過,電磁鐵就釋放振弦。如此循環激振,弦就產生振動。要維持弦持續振動,就應不斷地激發振弦。即電磁鐵每隔一定時間通過一次脈沖電流,使電磁鐵定時地吸引振弦,故須在電磁鐵的線圈通以一定周期的脈沖電流。當停止激振時,由于慣性的作用,振弦繼續做阻尼振動,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動勢的頻率與弦的阻尼振動頻率相等。這樣可由輸出電勢的頻率測得振弦的固有振動頻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3029.htm

        這種間歇式激振電路復雜,通常由張馳振蕩器、電磁繼電器、電源等部分組成。電磁繼電器的體積大、功耗大、機械觸點工作可靠性欠佳,振蕩器的振蕩頻率調節范圍不大,并且調節不能在線自動實現,從而使振弦起振有時較困難[2]。當要同時監測多傳感器時,電路變得更加復雜。更為嚴重的是繼電器驅動的激振線圈是感性負載,在間歇激振時產生較大的電磁干擾,影響了監測精度,對其他電路的正常工作造成干擾。為解決這些問題,對于多傳感器的掃頻激振采用時分復用方法。即多路傳感器共用一個掃頻信號源,當要巡檢某路傳感器時,由選擇開關將掃頻信號源與此路傳感器接通;用MOS FET繼電器替代電磁繼電器。這樣,不但簡化了電路,而且很好地解決了電磁干擾問題。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镇县| 萨迦县| 华亭县| 延川县| 梓潼县| 阿克陶县| 荆州市| 九龙坡区| 曲阳县| 铁岭市| 烟台市| 屏南县| 苏尼特左旗| 临夏市| 大埔区| 蓝田县| 民权县| 灯塔市| 盐池县| 修文县| 三门县| 革吉县| 溆浦县| 喀喇| 阳朔县| 克山县| 道真| 抚松县| 开平市| 公主岭市| 同心县| 科技| 嵊州市| 漳州市| 双桥区| 邛崃市| 阳朔县| 鄂州市| 安乡县| 山东省|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