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單點自適應控制的配時方法研究

        單點自適應控制的配時方法研究

        作者: 時間:2011-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3.2 配時方法
        由于駕駛員的個性千差萬別,以及一個周期內到達的車輛并不都是均衡的,因此實際綠信時間內通過路口的流率存在著波動,即在一次綠燈時間內并不是每次都能夠讓已到達交叉口的車輛全部放行,尤其是交通量上升較快的時候,這樣會導致部分車輛將滯留到下一個周期。在交通過飽和時,若僅考慮實時測量的交通流,而不考慮上一周期滯留的車輛,會導致被滯留車輛隊伍不斷增加,從而造成路口堵塞。因此,在交通飽和狀況下進行信號配時時,應先對實測的交通流量進行補償處理,即將飽和期內滯留車輛折算為一定的交通量,加算到實測交通量中。具體實現步驟如下:
        (1)獲取兩個檢測器D1和D2當前信號周期內的交通流量q1(T)和q2(T),再從信號機中獲取上一周期滯留車輛數△q(T-1),然后利用式(5)計算當前周期滯留車輛:
        相加求得總交通流量比Y’,并將Y’代人式(2)中即可計算得到周期時長:
        k.jpg
        并判斷計算獲得的周期時長是否超過某一限額(本文假定為180 s)。由于超過這一限額之后,通行能力的增長便趨于停滯,而車輛延誤卻驟然急速增長。因此,若周期時長超過180 s,交叉口就直接采用180 s作為配時周期。
        (5)將補償后的交通流量比代入式(3)中進行綠信時長計算:
        l.jpg

        4 結語
        本文提出的信號機配時方法,采用將滯留車輛折合成一定交通量補償到實測交通流量,能夠有效地解決在交通密度增大時造成交通量變小的假象。本文還改進了交通流量檢測方法,使檢測器能夠獲得更為準確的交通流量,從而提高信號配時的精確度。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本文沒有對實際路段進行驗證,今后還需經過大量的現場調查和實際驗證或計算機仿真工作,使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優點更好地體現出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1993.htm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洛隆县| 襄垣县| 辽阳县| 宣城市| 应用必备| 榕江县| 台湾省| 宁化县| 观塘区| 读书| 马龙县| 阿拉善左旗| 越西县| 来宾市| 定结县| 慈利县| 长丰县| 伊春市| 天水市| 惠州市| 盱眙县| 罗江县| 台前县| 巴中市| 沁水县| 玉山县| 洪雅县| 广宗县| 双城市| 娄底市| 屏东市| 武安市| 白城市| 铅山县| 太原市| 交城县| 柳林县| 六盘水市| 瑞丽市|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