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單點自適應控制的配時方法研究

        單點自適應控制的配時方法研究

        作者: 時間:2011-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針對交通飽和期間車輛滯留的問題,提出了一種信號機的配時方法。考慮到道路車輛密度、流量檢測方法等因素對交通流量的影響,改進了交通流量檢測方法,并對實時檢測的交通流量進行補償修正,同時結合F-B配時方法,對周期時長和綠信時間進行優化,從而加快滯留車輛的消散速度,有效地緩解車輛滯留情況。
        關鍵詞:交通流;自;周期時長;綠信時間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機動車日益普及,我國的大中型城市,交通擁擠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甚至威脅到城市交通系統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經驗表明,緩解交通擁擠,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高交通能力和管理水平。交通信號的技術關鍵在于信號配時方法。對于單個交叉口,信號配時的主要內容是周期時長和綠信時長。
        本文以減少滯留車輛為出發點,分析了交通密度和交通流量檢測方法對信號配時的影響,提出了一種信號機控制的配時方法。該方法能夠根據檢測器測量數據實時調整信號配時方案,從而有效地減少車輛滯留,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1 常用交叉口配時方法
        目前,常用的信號配時方法在國際上主要有英國的TRRL法、澳大利亞的ARRB法以及美國的HCM法等。我國有“停車線法”和“沖突法”等。其中,TRRL法和AARB法都是在F·Webster-B·Cobber提出理論和方法(簡稱F-B法)的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修正和補充。
        F-B法理論的基本點是車輛通過交叉口時,以其受阻延誤時間作為惟一的衡量指標,然后對信號配時方案進行優選。韋伯斯特通過蒙特卡羅模擬法對隨機延誤和平均延誤進行標定,得到了較為精確的延誤時間計算公式:
        a.jpg
        式中:d表示車輛平均延誤(單位:s);C表示信號周期時長(單位:s);λ表示綠信比;q表示流量(單位:輛/h);X表示飽和度。
        為了得到使交叉口總延誤達到最小的最佳周期時長,將總延誤D對C求偏導(D=∑qidi),并令偏導數為零,即dD/dC=0,可得到最佳周期時長:
        b.jpg
        式中:C0表示最佳信號周期時長(單位:s);L表示每個周期總的損失時間(單位:s);Y表示交叉口總的交通流量比。
        與信號周期時長的確定一樣,各相位之間,綠信時長的分配也是以車輛阻滯延誤最少為原則。按照這一原則,綠信比應該與相位的交通流量比大致成正比,因此可以推出每一相位的綠信時長:
        c.jpg
        根據式(2)和(3)交通配時的主要參數,周期時長和綠信時間即可確定。

        2 交通量對F-B精確度的影響
        F-B法所推演的是一個理想模型,它表示在確知一段時間內的交通流量時,可以根據該模型進行信號配時,使得上一個周期內到達路口的車輛,總能在下一周期的綠信時間內通過路口。因此如何確定準確的交通流量是影響F-B法配時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锡林郭勒盟| 桐柏县| 恭城| 清原| 樟树市| 革吉县| 辉县市| 阜康市| 兴化市| 南木林县| 莱阳市| 揭东县| 芒康县| 历史| 新乐市| 安国市| 吉安县| 德安县| 松阳县| 长泰县| 南安市| 丽水市| 大名县| 会泽县| 长汀县| 五家渠市| 宁夏| 临夏市| 云阳县| 会泽县| 平原县| 克什克腾旗| 马边| 荥阳市| 青河县| 宜章县| 台湾省| 镇江市| 荆州市|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