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物聯網關鍵技術及其發展

        物聯網關鍵技術及其發展

        作者: 時間:2012-03-09 來源:網絡 收藏

        2 物現狀
        2.1 物的體系架構
        關于物的體系架構,學術界有諸多不同觀點。文獻提出物聯網體系架構應包括3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文獻提出物聯網體系架構應包括4個層次:感知層、傳輸層、處理層和應用層。表1對兩者的層次結構進行了對比。文中較為贊同文獻的提法。其中指出,物聯網概念模型已經無法采用傳統的分層模型進行描述,采用物品、網絡、應用三維模型建立了物聯網的概念模型,構成由信息物品、自主網絡、智能應用為構件的物聯網概念模型。圖2為物聯網三維概念模型。文獻認為,采用分層模型構造物聯網的體系結構以及實現模型,得出的結果較為零散且需要進一步分類,從理論上可以說明,物聯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無法采用二維分層模型構造其邏輯模型。采用物聯網三維概念模型可以部分解釋物聯網研究和開發中存在的一些爭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988.htm

        b.jpg


        2.2 物聯網的
        物聯網的產業鏈可細分為標識、感知、信息傳送和數據處理這4個環節,其中的核心主要包括射頻識別,傳感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和數據的挖掘與融合技術等。
        (1)射頻識別技術。RFID技術是一種無接觸的自動識別技術,利用射頻信號空間耦合傳輸特性,實現對靜態或移動待識別物體的自動識別,用于對采集點的信息進行“標準化”標識。鑒于RFID技術可實現無接觸的自動識別,全天候、識別穿透能力強、無接觸磨損,可同時實現對多個物品的自動識別等諸多特點,將這一技術應用到物聯網領域,使其與互聯網、通信技術相結合,可實現全球范圍內物品的跟蹤與信息的共享,在物聯網“識別”信息和近程通訊的層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產品電子代碼(EPC)采用RFID電子標簽技術作為載體,大大推動了物聯網和應用。
        (2)傳感技術。信息采集是物聯網的基礎,而目前的信息采集主要是通過傳感器、傳感節點和電子標簽等方式完成的。傳感器作為一種檢測裝置,作為攝取信息的器件,由于其所在的環境通常比較惡劣,因此物聯網對傳感器技術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是其感受信息的能力,二是傳感器自身的智能化和網絡化,傳感器技術在這兩方面應當實現與突破。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柯坪县| 家居| 于都县| 湘潭市| 拜泉县| 兴和县| 汶川县| 潮州市| 开化县| 旺苍县| 南涧| 松滋市| 高州市| 岑巩县| 虹口区| 岫岩| 交城县| 庄河市| 南康市| 弋阳县| 贵溪市| 遂平县| 阳信县| 旌德县| 泗洪县| 大城县| 吉木萨尔县| 鸡西市| 阿拉善左旗| 滦南县| 和田市| 巩留县| 武冈市| 呼伦贝尔市| 昭觉县| 延吉市| 乌苏市| 宁波市| 南阳市| 海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