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無線傳感器網絡差分修正定位算法的改進

        無線傳感器網絡差分修正定位算法的改進

        作者: 時間:2012-07-03 來源:網絡 收藏

        2.2 實現過程
        基于上面提出的,其實現的步驟如下:
        (1)信標節點周期性地發送自身信息:節點ID、自身位置信息。
        (2)未知節點在收到信息后,對同一信標節點的RSSI求均值。
        (3)當未知節點接收到一定數量的信標節點的信息后,不再接收信息。未知節點根據RSSI從強到弱的順序,建立RSSI值與節點到信標節點距離的映射。建立以下三個集合。
        信標節點集合:B_set={b1,b2,…,bm};
        未知節點到信標節點的距離集合:D_set={d1,d2,…,dm},d1d2…dm;
        信標節點的位置集合:P_set={(x1,y1),(x2,y2),…,(xm,ym)};
        (4)選取RSSI值大的前幾個信標節點進行計算。在這里按照本文,選取未知節點所在最小區域的四個信標節點用于。用算法對這四個信標節點分別進行定位,利用式(8)求出未知節點的坐標(x,y)。
        (5)計算定位誤差i.JPG,其中(x,y)為未知節點的真實位置。

        3 仿真結果
        在Matlab平臺上,分別對差分定位算法和改進的差分定位算法進行仿真。仿真條件是在一個30 m的正方形區域內,傳播路徑損耗模型選擇經典的自由空間模型和對數一常態模型。在該區域的四個頂點,分別放函數來生成,在該區域內隨機分布,一共生成20個未知節點。然后根據RSSI與距離的關系,由式(4)生成RSSI數據,這里b取30,n取2,并在數據中添加均值為0,方差δ為3和7的高斯噪聲,作為RSSI的隨機分量,以模擬實際環境中反射、多徑等帶來的影響。按照上述方法,在兩種情況下分別對兩種算法進行仿真運算,得出未知節點的測量位置。兩種算法的仿真結果與對比如圖3~圖6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349.htm

        j.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秀山| 双鸭山市| 屏南县| 丰原市| 中江县| 绥芬河市| 交城县| 开鲁县| 绥德县| 新安县| 扎鲁特旗| 砚山县| 阿克苏市| 襄垣县| 洮南市| 政和县| 蓬莱市| 姜堰市| 天门市| 大余县| 永修县| 龙江县| 黄山市| 化德县| 达尔| 蓝山县| 大丰市| 承德市| 富顺县| 神池县| 庆城县| 宜春市| 陕西省| 磐石市| 洪雅县| 门头沟区| 台前县| 隆昌县| 六枝特区|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