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Taylor展開法整定MIC-PID控制器參數

        基于Taylor展開法整定MIC-PID控制器參數

        作者: 時間:2012-07-24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針對一類不穩定時滯過程,采用雙環控制結構,首先使廣義對象(內環)穩定,然后用Tavlor級數法,根據內模控制原理設計外環,得到等效的PID的整定方法。仿真結果表明,整定后的系統不但具有良好魯棒性,而且調節快速,適合于工程實際應用。
        關鍵詞:不穩定;;內模控制;PID控制;魯棒性

        PID控制是迄今為止最通用的控制方法,它具有結構簡單,對模型誤差具有魯棒性和易于操作等特點,仍被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電力、輕工和機械等工業過程控制中。在現有的PID整定方法中,Ziegler-Nichols法(簡Z-N法)應用最為廣泛。
        內模控制(IMC)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控制方法,其設計簡單,跟蹤調節性能好,特別是對于魯棒性及抗干擾性的改善和大時滯系統的控制,效果尤為顯著。經過多年的發展,IMC方法的應用已經從線性系統擴展到了非線性和多變量系統,并產生了多種設計方法,如零一極點對消法,預測控制法,針對PID設計的方法等。將IMC引入PID控制器的設計,既可以得到明確的解析結果,降低設計的復雜性和隨機性,又能方便地考慮到系統魯棒性的要求。本文針對一階不穩定時滯過程,通過對過程控制系統含有純滯后環節的近似處理,介紹了級數在參數整定中的應用,最后利用仿真進行了驗證。

        1 內模控制
        1)內模控制原理
        內模控制器與簡單反饋控制結構的關系,可以用圖1來表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269.htm

        b.JPG


        圖中C(s)為反饋控制器,GIMC(s)為內模控制器,c2.jpg為被控過程對象,G(s)為過程對象模型,R(s)為設定值輸入,D(s)為擾動輸入,Y(s)為系統輸出值。對于圖1中的內模控制器,有:
        a.JPG
        2)內模控制器的設計步驟
        c1.jpg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通| 平阴县| 尚志市| 大兴区| 青海省| 朝阳市| 九寨沟县| 古交市| 都昌县| 开远市| 噶尔县| 文化| 华池县| 故城县| 鞍山市| 松桃| 镇远县| 铜梁县| 余江县| 桐乡市| 托里县| 宜城市| 满洲里市| 承德市| 通山县| 深泽县| 平昌县| 卓资县| 大余县| 延安市| 东光县| 嘉鱼县| 开阳县| 成安县| 靖宇县| 方山县| 望奎县| 禹城市| 斗六市| 治多县|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