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距離量子通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家采用誘騙信號方法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以弱激光為光源、絕對安全距離大于100公里的量子密鑰分發。這是中國科學家繼五光子糾纏態制備與操縱、自由空間量子糾纏分發以及復合體系量子態隱形傳輸等重要研究成果后,在量子通信實驗領域取得的又一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這項遠距離通信上的突破是由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機構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獲得的。
2005年初,由潘建偉、王向斌、楊濤、彭承志和馬懷新等人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開始利用誘騙信號方法進行遠距離量子密鑰分發的研究。經過近兩年的聯合攻關,于2006年夏,他們在國際上率先取得并宣布距離大于100公里的實驗結果。隨后,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歐洲慕尼黑大學-維也納大學聯合研究小組也相繼獨立獲得了采用誘騙信號方法進行量子密鑰分發的實驗結果。上述三個實驗結果已同時發表在2007年1月5日出版的重要物理學國際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