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信息柵格通信能力建設研究
摘要:全球信息柵格(GIG)是美軍全力打造的軍事電子信息系統,是未來網絡中心戰的基礎。深入研究全球信息柵格對提高我軍信息化水平,推進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主體的新軍事變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全球信息柵格概念、發展規劃、體系結構入手,重點對GIG通信能力建設進行研究,深入分析了GIG通信體系結構參考模型,并與傳統0SI模型進行比較;研究了GI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通信信息安全建設。最后,給出了GIG對軍隊信息化建設的幾點啟示。
關鍵詞:GIG;軍事信息化;通信能力;OSI
O 引 言
全球信息柵格(GIG)是在全球范圍內工作的一個超大規模信息系統,是新時期、新戰略、新思想下的產物。它能提供一套增值功能來支援信息處理、存儲和傳送,并實現人網互動、網絡管理、信息分發管理、信息保障等功能的最優化,它是未來分布計算機技術發展的趨勢。在軍事領域,全球信息柵格通過改造現有的“煙囪式”系統,整合現有的各種信息資源,形成一個可以實現“陸、海、空、天”多維信息的互聯、互通網絡,把“傳感器網、計算機網和武器平臺網”融為一體的現代化信息作戰網,為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l 全球信息柵格發展規劃和體系結構建設
1.1 GIG發展規劃
1999年5月,美國國防部在發布的國防信息基礎設施主計劃8.0版――實現GIG,提出了建設GIG的完整設想,2001年6月,美國國防部在《網絡中心戰報告》中提出建設全球信息柵格網計劃。根據計劃,全球信息柵格將分三個階段實現:在目前階段是集成現有的網絡和處理設施,建立聯接各軍種和總部現有系統的集成信息環境,初步形成集成的系統體系結構概念藍圖;2010年,初步建成全球信息柵格未來系統體系結構藍圖,并具備初始作戰能力;2020年GIG全面完成建設,具備按需分配信息帶寬、自動信息管理、端到端的全面互操作能力。
1.2 GIG體系結構建設
體系結構是系統的基本框架,它規定了系統的組成原則、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活動之間的關系和實現這些關系的方式。GIG是一個規模宏大的系統,包括所有軍隊專用的和租用的通信和計算系統,以及這些系統的各種軟件、數據、應用、服務和保密業務。GIG的結構框架分為5層,如圖1所示。
GIG體系結構的設計與開發以通信和計算機系統為依托,目標是將國防部范圍內具有不同體系結構的各種信息綜合集成為具有單一體系結構的系統,以解決各類信息系統集成和互操作的問題。GIG體系結構可以從作戰視圖、系統視圖和技術視圖3個角度進行描述。作戰、系統、技術視圖3個體系結構之間的簡要關系如圖2所示。
1.2.1 作戰視圖
GIG的作戰視圖描述在特定的背景下實施一個特定構想,為作戰時提供所需要的作戰要素、任務、活動以及信息流。它具有信息傳送、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人與GIG交互、網絡管理、信息分發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7項功能。
1.2.2 系統視圖
系統視圖可以描述為實現保障和支持作戰的功能要求所需要的系統以及相互之間的連接關系。對單個系統而言,系統視圖包括關鍵節點、電路、網絡、作戰平臺等物理連接、位置及標識,規定系統及組成部分的性能參數。對于一個域而言,系統視圖說明多個系統如何連接和進行互操作以及特定子系統的內部結構和運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