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無線充電器的設計

        無線充電器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09-07-28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目前.手機、MP3和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電子設備進行充電主要采用的是一端連接交流電源,另一端連接便攜式電子設備充電電池的傳統充電方式。這種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首先頻繁的插拔很容易損壞接頭.另外也可能帶來觸電的危險。因此.非接觸式感應在上個世紀末期誕生.憑借其攜帶方便、成本低、無需布線等優勢迅速受到各界關注。因此,實現充電,能量傳輸效率高,便于攜帶成為充電系統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了一種簡單實用的傳能,通過線圈將電能以方式傳輸給電池。只需把電池和接收設備放在充電平臺上即可對其進行充電。實驗證明.雖然該系統還不能充電于無形之中.但已能做到將多個校電器放置于同一充電平臺上同時充電。免去接線的煩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938.htm


        1 無線原理與結構
        無線充電系統主要采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線圈進行能量耦合實現能量的傳遞。如圖1所示,系統工作時輸入端將交流市電經全橋整流電路變換成直流電,或用24V直流電端直接為系統供電。經過電源管理模塊后輸出的直流電通過2M有源晶振逆變轉換成高頻交流電供給初級繞組。通過2個電感線圈耦合能量,次級線圈輸出的電流經接受轉換電路變化成直流電為電池充電。


        2.2 發射電路模塊
        如圖3,主振電路采用2 MHz有源晶振作為振蕩器。有源晶振輸出的方波,經過二階低通濾波器濾除高次諧波,得到穩定的正弦波輸出,經三極管13003及其外圍電路組成的丙類放大電路后輸出至線圈與電容組成的并聯諧振回路輻射出去.為接收部分提供能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县| 新昌县| 称多县| 淅川县| 永泰县| 灵石县| 广州市| 霸州市| 滦平县| 吉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五华县| 乌兰县| 克拉玛依市| 德阳市| 离岛区| 渭源县| 博野县| 阿鲁科尔沁旗| 蒙城县| 濮阳县| 郎溪县| 玉山县| 庆安县| 广平县| 定州市| 上林县| 武平县| 寿阳县| 安顺市| 乐清市| 青河县| 上林县| 区。| 浮梁县| 安多县| 博野县| 阿拉善右旗| 红河县| 景宁|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