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無線充電器的設計

        無線充電器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09-07-28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目前.手機、MP3和筆記本電腦等便攜式電子設備進行充電主要采用的是一端連接交流電源,另一端連接便攜式電子設備充電電池的傳統充電方式。這種方式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首先頻繁的插拔很容易損壞接頭.另外也可能帶來觸電的危險。因此.非接觸式感應在上個世紀末期誕生.憑借其攜帶方便、成本低、無需布線等優勢迅速受到各界關注。因此,實現充電,能量傳輸效率高,便于攜帶成為充電系統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了一種簡單實用的傳能,通過線圈將電能以方式傳輸給電池。只需把電池和接收設備放在充電平臺上即可對其進行充電。實驗證明.雖然該系統還不能充電于無形之中.但已能做到將多個校電器放置于同一充電平臺上同時充電。免去接線的煩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938.htm


        1 無線原理與結構
        無線充電系統主要采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線圈進行能量耦合實現能量的傳遞。如圖1所示,系統工作時輸入端將交流市電經全橋整流電路變換成直流電,或用24V直流電端直接為系統供電。經過電源管理模塊后輸出的直流電通過2M有源晶振逆變轉換成高頻交流電供給初級繞組。通過2個電感線圈耦合能量,次級線圈輸出的電流經接受轉換電路變化成直流電為電池充電。


        2.2 發射電路模塊
        如圖3,主振電路采用2 MHz有源晶振作為振蕩器。有源晶振輸出的方波,經過二階低通濾波器濾除高次諧波,得到穩定的正弦波輸出,經三極管13003及其外圍電路組成的丙類放大電路后輸出至線圈與電容組成的并聯諧振回路輻射出去.為接收部分提供能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黔西县| 普洱| 汝州市| 丰宁| 鲁甸县| 曲沃县| 冷水江市| 张家川| 康平县| 宣城市| 福清市| 鄂托克前旗| 忻城县| 得荣县| 全南县| 奉新县| 孝义市| 清原| 万州区| 上杭县| 连山| 哈密市| 余江县| 西和县| 义马市| 台湾省| 石城县| 民乐县| 枣庄市| 丁青县| 佳木斯市| 毕节市| 敖汉旗| 嘉定区| 滕州市| 丰顺县| 仁化县| 义马市| 镇平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