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手機射頻和混合信號集成問題解決方案

        手機射頻和混合信號集成問題解決方案

        作者: 時間:2011-08-17 來源:網絡 收藏

        一直以來,蜂窩電話都使用超外差接收器和發射器。但是,隨著對包含多標準(GSM、cdma2000和W-CDMA)的多模終端的需求不斷增長,直接轉換接收器和發射器架構變得日趨流行。在過去十年中,電路技術取得長足發展,使得在單一芯片上各種不同的RF、和基帶處理功能成為可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891.htm

          一個典型的蜂窩收發器(見圖)包括RF前端、部分和實際的基帶處理部分。就接收器而言,通常的架構選擇包括直接轉換到直流、極低中頻(IF)和直接采樣。直接轉換到直流的方法會受直流偏移和低頻噪音干擾,而低IF可以減輕這類干擾,但鏡像抑制卻是一個關鍵性挑戰。RF的直接采樣則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如低頻噪音、寬帶的交疊以及動態范圍需求。

          在上述所有架構中,關鍵的挑戰是模擬和數字功能。一旦信號下變換為直流或極低中頻,不希望的干擾信號會伴隨有用信號產生,而且其強度明顯高于有用信號。對這種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需要一個高動態范圍的A/D轉換器,該轉換器必須具有出色的噪音和無雜散動態范圍性能。以GSM通信為例,偏移載波3MHz處的干擾信號比有用信號高76dB,而偏移600KHz處的干擾信號比有用信號高56dB。這確定了A/D轉換器的上限。

          此外,在參考靈敏度水平,A/D輸入端的有用信號可能只有1mV(-60dBV)。為了不降低噪音指數性能,量化噪音的基底必須足夠低,對1mV信號要求是在-80dBV。另一方面,CDMA和W-CDMA具有更低的信噪比要求,所以可容忍的量化噪音基底范圍相對較寬。

          高動態范圍的Σ-Δ轉換器可以從連續時間轉換器到離散采樣時間轉換器等不同類型的器件中進行選擇。連續時間A/D轉換器的優勢是提供了抗交疊濾波器,它可以嵌入作為轉換器的一部分。而離散時間轉換器則需要在轉換器前放置一個抗交疊濾波器,以消除頻譜鏡像。

          調制器的階數是影響動態范圍的另一個設計參數。高階調制器可以增加動態范圍,但會導致潛在的穩定性問題。單位量化器與多位量化器之比也會影響動態范圍特性。每個附加位可以提供6dB的動態范圍,但這個拓撲結構需要在反饋通道中進行不匹配修整,以獲得所需的動態范圍。

          

          圖1: 直接轉換到直流的架構受制于直流偏移和1/f噪音問題。其它的蜂窩收發器架構包括極低IF和直接采樣。

          在天線后端,盡早進行數字化有助于獲得魯棒設計和更低的成本。模擬元件的寬容差要求可被免除,而數字模塊可以按數字工藝縮小幾何尺寸,從而減小芯片體積和相應成本。這還有助于走向真正的軟件無線電架構,其中A/D和數字后端模塊可以自動適應CDMA、W-CDMA和GSM等標準。在選擇架構時必須考慮多模無線電新近提出的一些要求,如系統交接時W-CDMA和GSM要同時工作、為了提高容量要采用多樣性接收以及藍牙功能等。多個標準的同時工作將不允許功能模塊的復用,因而有可能增加裸片的尺寸和功耗。

          高動態范圍A/D靠一個高速采樣時鐘提供時鐘信號,所以在設計和布局階段必須仔細考慮基底噪音及RF前端的耦合噪聲。來自RF采樣時鐘諧波的干擾如果處在通道帶寬之內的話,可能會降低接收器的性能。一旦信號實現了數字化,一個公共的硬件平臺可用來提取期望信號,同時阻止干擾信號。幾項功能,如直流偏移抵消、自動增益控制和頻率偏移校正等,在實際的數據解調之前可以作為的一部分被執行。這減輕了對DSP指令運算速度方面的要求,同時使無線電控制方式更加靈活。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卢湾区| 滕州市| 岳阳县| 光泽县| 库伦旗| 马山县| 伊通| 颍上县| 岳阳县| 武川县| 富源县| 广西| 东港市| 蛟河市| 阜新市| 阿拉善右旗| 宁海县| 泰顺县| 沙河市| 五大连池市| 晋州市| 西和县| 揭西县| 建瓯市| 塔河县| 定西市| 龙州县| 如皋市| 怀来县| 电白县| 历史| 新邵县| 新民市| 赤壁市| 龙胜| 阿城市| 古田县| 大英县| 霍城县| 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