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EM200在分布式探測站組網通信的應用

        EM200在分布式探測站組網通信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2-02-1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針對無源信息融合系統中各站與融合中心要求,構建了一套基于CDMA網絡的收發系統,滿足在各種地理環境下的使用需求。以LPC2214為控制核心結合CDMA模塊構成了該系統的收發終端,針對其中發送端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硬件解決方案,并結合實時操作系統分別闡述收發端軟件架構。此外還引入中間轉發平臺用作TCP服務器實現作為TCP客戶端的收發終端間的數據交換。與傳統GPRS方案相比,該系統低延時的特性使其更適合實時性要求較高的信息融合系統的需求。
        關鍵詞:CDMA;收發系統;中間轉發平臺;實時操作系統

        相比傳統有源手段,當前無源探測并采用信息融合的探測系統顯示出相當大的優勢,尤其在目標的跟蹤與識別上展現出顯著效果,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和廣闊的前景。作為整個分布式探測系統的重要環節——各探測站與信息融合中心的,針對探測站與融合中心能夠在各種地理環境與車載移動條件下的使用要求,構建了一套基于模塊的CDMA實時收發系統。與傳統的遠程無線GPRS系統相比,該CDMA系統在穩定性和帶寬上都優于GPRS,更適合于時延要求較嚴格的分布式信息融合系統。

        1 系統架構
        如圖1所示,該分布式探測網由收發終端和中間轉發平臺構成。發送端經RS 232口接收來自探測站的數據并經CDMA網絡發送出去,接收端將自CDMA網絡收到的數據送至信息融合中心。鑒于通信的可靠性要求,該系統全部采用TCP通信協議,收發終端均作為TCP的客戶端,位于公網上的中間轉發平臺用作TCP服務器端,實現收發端之間的的數據交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305.htm

        a.jpg



        2 通信終端硬件設計
        2.1 收發端硬件基本框架
        圖2列出了通信終端基本的硬件框圖,主要分為電源模塊、微控制器(MCU)及其配套單元、CDMA模塊和其他輔助單元。收發端的硬件結構完全相同。當前串口仍是最為通用的接口之一,大多數無線通信模塊均經過串口與外界進行串行通信,同樣如此。此處選用的MCULPC22 14具有兩組串口,分配串口0用作收發端與外界交換數據(發送端經串口0接收來自探測站的數據,接收終端經串口0將數據發送給融合中心),串口1用作微控制器與EM200通信接口。

        b.jpg


        2.2 EM200相關電路設計
        此處列出與EM200模塊相關的電路設計,圖3是EM200模塊的主體電路,其中LPG腳和VDD-IO腳分別通過一個三極管驅動LED以指示模塊的工作狀態。外部的開啟和重啟模塊信號引腳同樣通過三極管驅動EM200。

        c.jpg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藁城市| 辽源市| 兴业县| 泸州市| 通山县| 临夏市| 河池市| 富裕县| 江口县| 嘉定区| 长葛市| 罗江县| 罗平县| 陇南市| 加查县| 喀喇| 阿荣旗| 扎鲁特旗| 清镇市| 南部县| 叙永县| 安溪县| 通化县| 比如县| 泗水县| 灵寿县| 子洲县| 邛崃市| 湘潭县| 青铜峡市| 大埔县| 怀安县| 百色市| 永年县| 南陵县| 沈丘县| 师宗县| 兴海县| 台北市| 富锦市|